门头沟4王平口与盛泉岩

标签:
京西古道过山总路王平口关城玉成桥盛泉岩崖刻 |
分类: 门头沟 |
写了十字道、清水涧沟(大台沟),就该写京西古道最重要的关口王平口。
京西古道众多,主要由西山大路北道(王平古道)、中道(玉河古道)、南道(庞潭古道)组成。三道西去,汇于王平口,所以王平口有过山总路之称。然后古道进清水涧沟(大台沟),上大寒岭,去大安山、军响、斋堂。
山口便是王平口村村口,海拔546米。以下古道保存相对完好。
东北坡谷,直下王平镇,这是西山大路的北道(王平古道)。
王平口村早在1995年搬迁,残垣断壁还能显示曾经的院落布局。2米宽的古道长满荒草,露出常走的小径。
一道顺沟南下,这是王平口水流方向,西汇沿柳沟。
夹墙高大。南侧院落可下瞰南道,可能曾是王平口关城驻地。
王平口古道是玉河古道的一部分,玉河古道因唐末刘仁恭设玉河县而得名:
“京西古道玉河段,途径圈门、峰口庵、潭王路、十字道村等地,绵延至王平口关城,全长约10公里,断续相连。路宽约1—4米,多以块石与条形青石铺砌,大小横竖相间,疏密有致,兼顾防滑排水,便于骡驴等牲畜负重通行。该段古道存有‘蹄窝’遗存,古道两旁自然人文景观分布众多,商旅文化底蕴深厚”。

找到碑拓,也不清晰,可辨:
“重修……王平口为西山一带入京咽喉,牲畜驮运煤炭昼夜不息……此城门所由设也。肇自前明景泰(1450—1457)间创修,至今三百余岁……
……平汛外委刘占元撰。
(几十家煤厂施钱)
城头视野开阔:
1、西北不远就是沿柳沟的出口潘涧子,正对清水尖、髽鬏山。
2、前面宽谷,地图标注大华,因大华煤矿留名。西侧山脊有断口,应是翻越木城涧、禅房沟的古道支线。
4、南侧阴影里是口西小自然村,南道的途经点。南道直下大华,是不是木城涧、禅房沟支道的一部分?
前方密林里是口西,顾名思义王平口之西,是个小自然村。
全图。下面宽谷就是大华。
西望大华、木城涧鞍口。
回看全貌。之前自口西到南道上部。
不像峰口庵前后,一路蹄窝不多,脚下一个。
再转弯,看见玉成桥,古道进入清水涧(大台沟)段。由此至大寒岭,称为十里八桥,玉成桥是第一桥。
9:35,沟底道口,海拔407米。碑刻:
“京西古道大台段,沿柳沟经大台十里八桥直抵大寒岭关城,长约十公里,是京西古道网络的重要段落,整体保存较好,断续相存,蜿蜒于村落山岭间。路宽一至五米,多由青石横竖铺砌而成,错落有致,古意盎然。沿途山川壮阔,风景迷人,古村落、古桥、古幡会、商旅、煤业等文化交相辉映,文化底蕴深厚”。


西侧树丛中还保留部分桥身。
主沟南拐,南道由左侧小山梁下来。
顺沟西拐,狭窄起来。前方有个狭窄的左岔沟,驴友称大缸、二缸……五缸。
上台就是大缸。称缸,也贴切,半个缸,实际就是山区多见的壶,水流冲蚀而成陡坎、干瀑。
崖壁多洞,没有路径,这就是盛泉岩?
小道北斜,来到一个内凹石塘下,地面平整,侧有两洞。崖壁多处模糊墨书,似乎多为驴友题写。
台边下望,颇为壮观。
洞口回望来路,2是那个人工洞台。没有发现明确的文字,这是盛泉岩的“分店”?奇特寺庙遗址。
南行可能是登电塔的小道,横切没路了。
中部平台有处水泉,泉前小道分岔。


转弯二堂,上下两塘。上部塘口堆满碎石,应是废弃的房址。
奇特的是正中钟乳石形如盝龛,不过主像是奶奶。西山奶奶、老母?到底该叫财神堂、还是奶奶堂呢?
奶奶被财神拱卫着,还有太清道德天尊、福禄寿三星、王母娘娘、胡三奶奶……
碑额双钩线刻“万古流芳”。因垢渍拍照不清,实则文字刻划较深,仅缺损个别字。
“伏以善台若问碑碣所写何故次?道光己亥(1839)有南土洪都(南昌)尹喜(周函谷关令)祖派玄门弟子久在京都白云观常住。丙申(1836)年天仙戒考诸子三十八名、号玉明子发慧归山游方,到此山口,见广慧门实合我情也,又见岩篇(书?)先世明朝加(嘉)靖释子(僧人)创立,优(又)见殿上香炉,二世大清康熙二十一(1682)年玄门弟子(道士)重修。中世弟子只望到此函养,谁知德浅事搅乱,因铸钟前事未成,后从化王平口村置钟一口。衲者坐思前后事务,立碑一块为记。中世人不能贲(焚)修,以等后世有福人到来,乘修先世之福地。(空3字)办买平阜门(阜成门?)玉皇阁钟一口,沿柳沟盛泉岩次立重修,突后摆慌数载。衲者来自开山募化安门,王平口合村施钱拾三吊五伯文,禅堂(禅房)、白道、小店、王平口四村共施香灯月米,大台村牛升、毕常施费用,廿一(1841)年同。至廿二(1842)年住持钱粮短少,无法可化,因尤铸钟出贴更改。卧龙山赛天宫募化十方善台首士开列于左:(下后补)刘得胡。
山东李国槛共施钱二千一伯文。大台村孙天钧共施钱三千文。(下后补)牛升轸、吉順窑、双盛园。
禅堂村徐文学共钱三千文。庄窠(庄户)村耿进中共施钱三千文。(下后补)宝兴窑、李先生、聚贤居。
白道村安廷璋共施钱三千文。王平口村张进禄、刘文斌、买卖铺家,合村共施钱二十吊零七伯文。小店村梁凤旺共施钱二千四伯文,胡深施钱五百。石(十)字道村李廷相、韩天培共施钱三千三伯文。大台村牛大祥施銅磬一口。瓜子(草)地村安尚勤、(安)亿兆共施钱四千五伯文。仝住道友刘合义、藏慧、何智。
山主王平口刘口口口口文,口口钱二千二百。
住持道衲马和,徒弟常静,孝徒孙。
后来接事师傅弟张心运,俗徒徐喜。
这里看景也同样壮观。
小道分岔:一上西侧山脊,一返折水泉。
下到沟底,走段沿柳沟深处。沿柳沟是条冲蚀山谷,九曲回肠,时宽时窄,倒也好走。
十多分钟就到坡顶,曾到过这里。
宽沟中也满是人群。疫情不能出京,这里变成了溜娃休闲的圣地。
这是王平口村的西端,北侧台上废址突兀,应该曾是关城的驻地。
前一篇:房山188铁坨山与清水涧
后一篇:房山189百花山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