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个主题曾在以前的博客里说过三言两语,今日加以补充如下——
我20岁出头到老干部局工作,接触的全是老同志,我想值得庆幸的是,涉世之初,结识了一些忘年交,感谢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上把我扶上马,送一程。
记得有一位曾在战争年代出身入死的老干部,一日突然语重心长又感慨万千地对我说:回想这辈子,常有“思想”与“组织”碰撞的时候,思想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在组织上犯错误,那就情况复杂了。
他略微举例说明:过去打仗时,有时对部队首长的指令有不同意见,觉得“如果让我指挥肯定不是这样干”,这就叫做“在思想上犯错误”了,但是我服从组织,克服小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避免了在组织上犯错误。
老干部又说道:文革中,看到那么多的老战友成为“牛鬼蛇神”,我想不通,直言不讳,结果就在组织上犯错误了,后来自己也牵连其中,吃苦遭罪。
末了,他笑着加一句:无怨无悔啊。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思想”与“组织”的关系实在很微妙,很辨证,让“思想”服从“组织”抑或说服“组织”,而不是冲突,避免两败俱伤,这是个问题。今日虽身在东瀛,我耳边不时仍响起忘年交的谆谆教诲,不免活学活用一番。
比如,对婚外恋问题,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说法:一种叫心灵上背叛,一种叫身体上背叛,我想,前者就是所谓“思想上犯错”,后者就是“组织上犯错”,但如此“思想上犯错”岂不是比“组织上犯错”更危险,更不可救药?
前不久,我在国内的网页上开了博客,有时候发表文章时,会突然跳出一行字:你的文章有敏感词汇,需审查,请谅解……我就警惕地反省自己,可能在思想上有犯错的苗头,还好,绝大部分文章被审查后还是获宽大处理,登出了。凭良心说,我实在不想给“组织上”添麻烦,我也不认为自己有“小骂大帮忙”的豪情壮志,只是认定“出发点”还是好的,虽身在海外,总是习惯性地在文章中用“我们”来代表“中国”。
最近听说我的那位老革命忘年交也与时俱进,学着敲几下电脑了。下次回国,我想跟他探讨这样的问题:现在时代不同了,网络这一广阔天地让我们大有作为。在这里,“思想”与“组织”不该被视为一对矛盾,而应该成为共同体;我很希望“组织”能够更加博大宽容,多包容有火花的“思想”,二者不妨亲密碰撞,进而紧密靠拢。
记得有一位曾在战争年代出身入死的老干部,一日突然语重心长又感慨万千地对我说:回想这辈子,常有“思想”与“组织”碰撞的时候,思想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在组织上犯错误,那就情况复杂了。
他略微举例说明:过去打仗时,有时对部队首长的指令有不同意见,觉得“如果让我指挥肯定不是这样干”,这就叫做“在思想上犯错误”了,但是我服从组织,克服小我,一切行动听指挥,就避免了在组织上犯错误。
老干部又说道:文革中,看到那么多的老战友成为“牛鬼蛇神”,我想不通,直言不讳,结果就在组织上犯错误了,后来自己也牵连其中,吃苦遭罪。
末了,他笑着加一句:无怨无悔啊。
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思想”与“组织”的关系实在很微妙,很辨证,让“思想”服从“组织”抑或说服“组织”,而不是冲突,避免两败俱伤,这是个问题。今日虽身在东瀛,我耳边不时仍响起忘年交的谆谆教诲,不免活学活用一番。
比如,对婚外恋问题,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说法:一种叫心灵上背叛,一种叫身体上背叛,我想,前者就是所谓“思想上犯错”,后者就是“组织上犯错”,但如此“思想上犯错”岂不是比“组织上犯错”更危险,更不可救药?
前不久,我在国内的网页上开了博客,有时候发表文章时,会突然跳出一行字:你的文章有敏感词汇,需审查,请谅解……我就警惕地反省自己,可能在思想上有犯错的苗头,还好,绝大部分文章被审查后还是获宽大处理,登出了。凭良心说,我实在不想给“组织上”添麻烦,我也不认为自己有“小骂大帮忙”的豪情壮志,只是认定“出发点”还是好的,虽身在海外,总是习惯性地在文章中用“我们”来代表“中国”。
最近听说我的那位老革命忘年交也与时俱进,学着敲几下电脑了。下次回国,我想跟他探讨这样的问题:现在时代不同了,网络这一广阔天地让我们大有作为。在这里,“思想”与“组织”不该被视为一对矛盾,而应该成为共同体;我很希望“组织”能够更加博大宽容,多包容有火花的“思想”,二者不妨亲密碰撞,进而紧密靠拢。
后一篇:历史上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