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营养师也得妊娠糖尿病?
(2014-05-14 21:34:10)
标签:
妊娠糖尿病风险饮食为什么会得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孕妇美食 |
分类: 孕妇与婴儿营养 |
为什么是我?
我相信很多人在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能接受,心里还有点愤怒,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是我?尤其是平常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还算是比较健康的孕妇,更加觉得这难以接受。
由于专业的关系,我在孕前几个月就怀疑自己有血糖偏高的问题。2012年到2013年我在做注册营养师资格考试前为期一年的实习。在与别人一起工作一起吃饭的日子里,有一天带我实习的糖尿病专家开玩笑地跟我说:“你这么瘦小,怎么午饭能吃那么多?而且下午还没下班又在那里吃点心?”这让我意识到,我吃得比别人多、却饿得比别人快,也容易渴,如果哪天没锻炼,就会觉得特别累。再加上接触很多糖尿病人,在住院部、门诊部、私人营养咨询等不同的环境下跟了不少糖尿病专家,越发觉得自己有问题。与同学一讨论,她们安慰我说很可能是因为你接触太多糖尿病人才会把这些症状往自己身上套,这是许多学医人的通病。为了确认不是我的心理问题,我弄了个家用血糖仪,发现自己的空腹血糖一直都在90几有时接近100,算是偏高的。于是在年度妇科体检的时候,我强烈要求医生检查血红蛋白A1C以了解长期的血糖平均水平。因为这不是妇科检查的常规项目,保险是不报的,我自己掏钱做的这项检查。结果出来了,我的血红蛋白A1C的值是5.6,到5.7的话就是前期糖尿病了,我的数值就在临界值。得知血检结果,我的第一反应是:果然我是对的!然后慢慢才反应过来,呀,这就差不多是前期糖尿病了呀!于是预约了内分泌专科医生,只是要3个月以后才能见到医生,在美国这是常态,越是好医生越难约到,那就等着呗。同时开始控制饮食,但并没有很严格,因为我很喜欢到处品尝集中在美国的世界各地的美食。最后终于见到医生了,做了一大堆血检,血红蛋白A1C的值并没有降多少,我向医生表达了自己会得妊娠糖尿病的担心,医生也建议我如果怀孕的话要比一般人提早做糖耐测试,加强运动,但是并不能诊断我为前期糖尿病。
怀孕后第一次产检,带上之前的血检报告,跟妇产科医生提到血红蛋白A1C偏高,她决定让我在16周的时候就直接做100g糖耐测试,而一般人都在24-28周之间做。在经历了16周的糖耐测试之后,我个人认为100g糖耐测试非常不人道,因为我根本喝不下含100g糖的水。坐我边上另外一个白人孕妇,在一眨眼的功夫就把那瓶糖水就喝下去了。我花了足足5分钟,皱着眉头一口一口慢慢吞,感觉比中药还难喝。喝下去之后肚子不舒服,为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又不能走动,只能坐着不停地跟老公说话,转移注意力。半个小时之后,我真没什么可说的了,在安静下来的几秒钟之后,肚子里的粉红色糖水从我的喉咙和鼻孔喷涌而出。。。最后我大约吐掉了1/3的糖水。话说,我在孕前期最难受的时候都没有这样吐过。这样下来,测试结果是无效的,于是护士让我回家。回家的路上顺便去超市转了一圈,把一周的菜给买了。回家后用血糖仪测了2小时和3小时的血糖,2小时的数值接近诊断标准。考虑到逛超市耗费掉的血糖,以及血糖仪采用全血和糖耐测试采用血清的不同,血糖仪的结果并不能让我十分确定是否得了妊娠糖尿病,但是数值偏高是肯定的。后来妇产科的护士让我重做一次糖耐测试,但是她们诊所没有75g糖的选择,让我要么再喝一次糖水,要么吃含100g糖的糖豆,被我拒绝了。于是直接把我按妊娠糖尿病来处理,让我见内分泌科医生,控制饮食,并做饮食日记。
没想到过有一天,自己所学居然这么真切地用在自己身上。开始给自己制定饮食计划,计算卡路里,分配碳水化合物,开发不同的全谷物食品,按着自己的食量、生活习惯、喜好,算计着每天吃几顿,每顿吃几克碳水,如何搭配等等,这样才能即保证足够的营养提供胎儿生长需要,又能控制血糖以降低高血糖带来的危害,还避免酮体的产生,如同在走平衡木。此外饭后还要扎手指,做记录,尽量不在外面吃,真的不自由。不过每次做B超,看着胎儿的体重正常,自己也没有太胖,并且也养成了运动的习惯,肌肉也更结实了,觉得一切也就值了。当然,在偶尔血糖超标的时候,我还是会思考,为什么我会得妊娠糖尿病?为什么我孕前的血糖蛋白A1C会偏高?除了一年的实习十分紧张和自己的贪婪总想要做更多事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外,仔细想来其实我3-4年前经历过一次精神打击之后就有相当明显的症状了,那时卧床一礼拜,人突然间消瘦,饿得快却吃不下,怎么喝水都无法止渴,老上厕所,还老犯迷糊。一次开车去买菜,忘记关闭发动机,直接把钥匙留在车上,让汽车保持着发动状态。那个学期又非常贪心地选了18个学分的课,其中大部分都是需要花精力和时间的自然科学课程和高级的专业课,每天都处于紧张的状态,周末也没休息。当时才刚开始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管理,总是认为这是肥胖症的人的专利,不会与自己扯上关系的。此后,精神压力减轻之后,症状有所缓解,慢慢也就习惯了容易疲劳容易饿的生活状态,直到实习时那个糖尿病专家的一句玩笑话。
虽然我个人得妊娠糖尿病的经历与大部分人有些不同,但是任何生病的人都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从最初的不能接受,到生气,再到期望自己的情况能好一些(比如希望自己的情况是好控制的,期望孕后期就好转了,期望自己孕期一结束就好了,再也不要得了),当知道自己的情况并不是最轻的,知道越到孕后期越难控制,知道以后自己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之后,便会觉得伤心、失落,然后再慢慢地接受现实,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将妊娠糖尿病对胎儿和自己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那么到底有哪些人比较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呢?
1.2.
3.
4.
5.
6.
7.
8.
只要有以上风险因素中的任何2个,就算是高风险人群。那么在中国,只要怀孕年龄大于25岁就算高风险了,现在又有几个人不是25岁才怀孕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