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看看你每天吃了多少色素?

(2013-01-01 20:01:14)
标签:

转载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W___7515ZH00SIGT.gif赞一个!

http://s5/bmiddle/65bed03at0362845dfd94&690

 

上个星期天老公的表妹来家玩,特意带了一只新鲜刚出炉的“烤鸭”,大老远都能闻到香味,看到好多人在那排队,她想这么多人买,味道一定很不错,也带一只来给我们尝尝鲜,据说排了40分钟队才买到的,吃完饭收拾餐具的时候我看到她用的餐巾纸上有淡淡的红色,我还说她你应该饭前把唇彩擦掉,以免吃到肚子里,(因为平时她很喜欢用唇彩)她说:“我今天没用唇彩呀,同事催她快点下楼,今天就忘记用了”,顿时我才意识的,问题出在“鸭”身上,那是一只用胭脂红色素美容过的鸭。

 

色素不仅给普通食物穿了一层美丽的外衣,也给食物本身赋予一种诱人垂涎的魅力,下面我来分享一些关于色素的那些事。

 

一、色素的分类和特点

色素有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之分。天然色素主要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的,有的还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人工合成色素是利用有机化学方法获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合成的。

 

天然色素的色调比较自然,成本高,保质期短,容易受PH值、温度、光照的影响,一般染着性、相容性较差,比如:虾青素、β-胡萝卜素、藻蓝素等。常用的天然色素有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红、胭脂虫红、高粱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等。

 

合成色素当然很大一部分弥补了天然色素的不足,最重要的是成本低、保质期长、应用广泛。合成色素没有任何的营养价值,反而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红、诱惑红等。

 

二、看看我们常吃的食物中可能含有哪些色素?

 

   A.肉制品(香肠、烤鸭、、火腿、甚至生鲜肉)中一般不会少了胭脂红和红曲红的参与,总是给你一种亮丽的外表,容易让你产生垂涎欲滴的感觉。

http://s2/bmiddle/65bed03atd2381301fe41&690



B.糖果类:穿着各种彩衣的糖果,是最会利用色素来巧妙的装扮自己,其实光鲜的外表下,营养和健康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老人、小孩还有喜欢糖果的年轻人一定要格外当心哟!

 

http://s9/bmiddle/65bed03atd238231739b8&690



 

C.各种美味、可口的泡菜、榨菜、腌渍菜要想经常给人以油光满面、翠绿如花的魅力,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的出场率最高。

 

http://s6/bmiddle/65bed03atd2382d69a155&690

 

 

D.非常受年轻女性和儿童青睐的零食(辣条、饼干、青豆、豌豆、各种水果干)中,胭脂红、红曲红、靓蓝、柠檬黄也是经常光临的重要嘉宾。

http://s4/bmiddle/65bed03atd2385584b5c3&690

 

 

E.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经常受邀于各种凉果、罐头中

http://s16/bmiddle/65bed03atd238686ee39f&690

 

以上只是列举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食品,当然还有的食品中没有明确的标出色素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量,如果大都是天然色素我们就不会太担忧,可是谁又能保证利益驱使后的食品安全呢?所以如何减少饮食中的色素摄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三、减少色素摄入的措施

1.购买食物和食品时不能一味追求颜色鲜艳,越鲜艳夺目,说明添加了大量的色素

2.少买或不买成品食物,可以选择半加工或新鲜的食材

3.养成看食品配料表的习惯,少选或不选色素多的食品

 

 

                                                                   原创博文       

                                                       高级营养师:李丹丹

                                                       电话:15256575997

                                                  新浪微博:@李丹丹营养师2011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