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确定因素在慢慢消除

(2012-12-10 08:43:48)
标签:

扩容

ipo再融资

减持

消除

股票

        中国股市熊冠全球原因固然复杂,但与竭泽而渔式的融资。没完没了的的再融资,原始股东的的减持是息息相关的,但管理层一直以市场化为借口,矢口否认IPO节奏与股市低迷无关,不会暂停IPO,但他们面对市场的指责,面对投资者的诘问,还是选择了名义上的暂停,等于承认了IPO的节奏与股市低迷不振有关,但尽管IPO名存实亡,由于投资者对808家公司心有余悸,股市还是新低不断,在此关口,18大提出中国最大红利就是改革,管理层终于顺应民意,提出了新股改革方案。

         据报道,上交所已形成两项新股发行改革措施建议,准备近期上报证监会。一是在新股发行时向投资者赠送略高于发行价的认沽权证,三年后行权;二是放开拟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择机自然转股实现上市。这两项改革有众多好处,能有效缓解808家公司的IPO压力。

      推出认沽权证,一些依靠造假粉饰上市的公司就不得不考虑了,即使成功发行上市,即使短期股价虚高,长时间看依旧会走价值回归之路,三年后一旦股价低于发行价,那么投资者就毫无怀疑的选择沽空,发行人面临巨大的赎回压力,损失将由发行人承担,发行人无疑是搬块石头砸自己的脚,迫使发行人撤回申请或低价发行,发行可转债,给一些追求稳定收益的大资金找到一个很好的投资渠道,如社保、企业年金和公积金,又可以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又对二级市场不会产生明显的抽血效应。

       笔者认为这两项改革意义非凡,能有效缓解808家公司的IPO问题,让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对后市的走势是非常有利的。18大提出,要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证监会如能贯彻实施,也能淘汰不少企业,进一步缓解IPO压力.

      上交所的新股改革方案是一项重大的决策,对后市的走势有极大影响,应该不是一下子就推出的,有一个严谨的论证过程,结合周三基金收到的神秘短信,笔者认为上交所改革方案有可能提前泄露,让某些人抄了一个底。

      再融资方面,银行是最令投资者担心的,但银监会也行动起来了,  为推动《商业银行资本试行)》于明年1月1日起平稳实施,7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相关的重要配套性文件《关于实施<资本办法>过渡期安排相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为商业银行制定、执行资本规划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既助于缓解过渡期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压力,也有助于进行资本工具创新,将银行再融资的压力转移到资本市场之外,对资本市场的压力将起到很好的缓释作用。这一次大资金就是从银行股入手,显然除了银行股低估值外,与银监会解除投资者对银行再融资担忧是息息相关的。

      从上述政策可以和春节后才会启动新股消息可以看出,管理层针对股市还是采取了一些新的救市方案,希望股市能走出困局。投资者可要抓住机会,

        在以后的工作中,证监会如能接受市场人士的建议,在再融资中首先使用优先股就更好了,更缓解再融资对市场的压力。

       管理已经意识到IPO和再融资对市场的影响了,只不过是不愿承认罢了,原始股东的减持行为,管理层也应该有所警觉,规范应该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如果原始股东的减持能得到规范,那么影响中国股市走势的因素就大部分消除了,走好也就在情理之中。

    后市的投资方向,城镇化题材是目前最为火爆的,也是投资者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主题投资,但笔者觉得房地产政策继续调控是主基调,不太可能走出持续行情,水泥钢铁过剩厉害,对行情总是心存疑虑,但依托城镇化的“新四化”中的的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倒是一个不错的题材,还有就是一些机械行业如近期猛涨的达刚路机,还有就是现代物流业,随着电脑下乡,电脑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机会也是巨大的。

       18大提出要培育一批新的消费增长点,一个就是信息消费,苗圩就认为 信息消费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近年来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也是我国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信息消费成爆炸式增长态势,其对内需的强力拉动作用已经显现,其二是电动汽车,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对电动公交车实行补贴,随着城市对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电动公交车是未来的趋势,电动汽车的上下游行业都会有一定的投资机会,还有就是三网融合和智能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