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上扬的经济基础并不具备

(2012-12-12 09:21:05)
标签:

股市上涨

经济基础

宏观层面

微观层面

区别

股票

          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PMI一连两个月站在50以上,经济已经触底回升,股市下跌空间不大,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也发文经济触底回升股市何处是底的疑问,但中国经真的是触底回升吗?
          确实单纯从PMI值来看,10月份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之上。大型企业PMI为50.9%,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是本月制造业经济总体回升的主要动力;中型企业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 ,据统计局数据,11月份PMI为50.4,继续保持升势,从PMI分类指数看,大型企业为51.4,高于分类指数0.8,同10月份一样,也是PMI回升的主要推力,而大型企业主要是央企和地方国资,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主要受益者,说明5月分以后国家经济刺激产生了作用,而中型企业为49.7,高于10月份0.4点,小型企业为46.1,比10月份下降1.1点,可见作为市场主体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并没有改善,依旧在临界点之下,尤其是小型企业反而有恶化的趋势。在我国中小企业是就业和税收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本人认为经济的复苏基础并不扎实。2012年11月22日,汇丰银行和Markit 公布11月中国制造业PMI 预览值升至50.4,比上月终值回升0.9,恢复到景气区间并创13个月新高,但令人注意的是出厂价格指数下降且处于萎缩区间,显示实体企业经营依旧不容乐观。
                据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1217亿元,同比增长25.3%;10月当月实现利润4383亿元,同比增长12.5%。 与此前相比,1-10月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速均为今年以来最低。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由1-9月的29.6%下降至29.1%;而利润总额增长速度则由1-9月的27.0%下降至25%,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71317亿元,同比增长20.7%。产成品资金27482亿元,同比增长24.2%,说明企业并没有获得真金白银的利润,而是一种账面利润。
               刚刚落下帷幕的三季报显示,A股可比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从中报的9.01%下降至7.82%,净利润增速则由上半年的-1.27%下滑至-1.97%。净利润下滑最为严重的是黑色金属行业,今年前三季度,该行业整体亏损30.85亿元,业绩同比大降114.75%。其中有色金属、化工行业也同样面临着困境,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了53.17%、43.01%。企业库存依旧高企,去库存化道路依然漫长,长江证券认为三季度库存周转持平于二季度的101.4天,连续处于较高水平,往年三季度库存周转天数多呈现回落,表明本轮中长期经济调整与历史相比更为缓慢。生意讲究的是赚到真金白银,至于报表上的盈利,只是个数字而已。据报道两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如今碰到个头疼事,需求放缓、订单减少之余,应收账款疾速膨胀。截至今年9月末,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已经高达2.22万亿元。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加3376亿元,增幅高达18%,标普资本智商的数据让人有些不寒而栗:66%的中国上市公司三季度应收账款占销售额的比例在增长,不少公司过去一年里应收账款平均增加60%,仅2季度平均就增加了近30%,远远超过同期收入的增幅。上市公司的业绩拖累股市的上扬幅度。
                    公司应收债款的增加说明企业的销售环境依然恶劣,工业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依然较大,销售收入怎样顺利回笼成为企业的真金白银,还需要跨越一道颇费周折的路径,风电企业和机械企业就陷入了货款难以回笼的困境。应收债款过快增加不仅对企业本身增加负担,还会产生三角债,引发银行不良贷增加,逼使银行放贷更趋谨慎,影响企业资金的获得。
             而2011年全部A股ROE为15.25%,剔除金融股后全部A股公司ROE为11.6%,今年上半年全部A股ROE为14.38%,剔除金融股后全部A股公司的ROE为9.7%,远低于2006年和2007年的17%和18%,呈现继续下滑的态势。
                 1-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加25.3%,PMI值一连两个月在50分界线以上,显示宏观经济强势回复,但是从具体的工业企业来看,形势并不乐观,宏观经济的触底只是一个表象,一种虚假的繁荣,是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一种虚假结果。如果持续维持一种宏观经济趋热而微观经济持续低迷,那么一旦刺激政策退出,宏观经济很快就会冷落下来。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繁荣,而微观层面的经营继续恶化的状态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