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止减持势在必行

(2012-07-10 09:43:31)
标签:

减持

规范

必然

股票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上市公司的公告,最多的就是上市公司股东高管们的减持公告,成为了低迷市场中一道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线。

     截止到7月4日,两市共有422家公司被高管减持2137次,套现金额达386亿元,是IPO 的近半,成为市场严重失血的三大原因之一,在大约120个交易日里,平均每天3.5家公司减持,有近20位高管套现,每天套现3.5亿元。

    高管们是上市企业的灵魂和核心,本应该同企业的兴衰共命运,成为公司牢不可破的基石,细心的呵护着公司的股价,而现在成为了股价杀跌的代名词,股市成为了他们的提款机,股价涨也好跌也好,套现成为了他们永恒的旋律,理财个人改善生活成了套现的遮羞布。

      原始股东也好,高管也好,卖出所持股份本身并无可厚非,但套现人数如此之多,涉及公司如此之广,金额如此之大,在世界资本市场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与扩容一样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奇观,成为打击投资者信心的罪恶元凶,不得不让人反思减持的原罪。

   那就是持股成本的低廉,低到让人惊叹的零持股成本,没有成本的买卖自然是不必有所顾忌,打死甩卖就成为了必然,当然还得挖空心思卖个好价钱,多捞一把的事是资本权贵的代名词。

    川润股份是2012年的大牛股,牛股的根基就是业绩大增,又是高送转,股价当然也是一飞冲天,正所谓天祥没有免费的午餐,4月14日一则公告打碎了投资者的美梦,董事长及其关联人在未来减持不超过15%的股份。截止5月7日已经减持15%的股份套现6亿元。股价也是一泻千里,大跌50%。

  大肆宣扬市场化的精英们此时却成了缩头乌龟,闷声不响了,美国按照他们的换手率制定的减持规定,一年原始股东的减持量一般不能超过总股本的1%,对公众的投资者保护是那么的强势。可见市场化的用足者也只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

   高管们为了买个好价钱,可谓是用心良苦,但可惜是用错了地方,不是用在发展主业上,而是制造概念推高股价上。

   如海默科技就利用市场的油页气概念,以三个涨停板涨幅50%以上后,大肆甩卖51万股,套现近600万元。

    原始股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心知肚明,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在公布利空前大肆出逃。软控股份在业绩公布大降前,董事张君峰成功逃顶532万股,套现6651万元。天立环保在3.3亿元重大合同终止前,仅仅副总经理就分5次套现1718亿元。辉龙股份在公告业绩下降和计提大额损失前,高管们精准套现3813亿元。

    在重大利空公布前,原始股东套现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牵涉到内幕交易的问题,但对一个眼里只有融资规模的监管者来说,内幕交易尽管提倡“零容忍”,但要得到惩处那是很难的。

      为了有效规避原始股东套现的行为,更好的保护公众投资者,有必要制定新的减持规定,对原始股东每年的减持数量进行约束,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每年减持总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减持前3个月必须向证监会备案并公示减持数量,在公布重大影响股价前减持应顺延公示期3个月,结合国内业绩变化大和造假普遍,在业绩同比下降超过20%不得减持。

   为了警示违规减持者,在重大利空前减持应视同内幕交易,除了没收其违规所得外,还应处以同等金额的罚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