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管齐下防变脸

(2012-04-13 10:14:58)
标签:

股票

         上是头一年业绩大增,第二年业绩平平,第三年亏损大大,是国人对新股的评价,凸显突击包装的弊端与无奈,但现在变脸就像夏天的雷雨来得更快更猛烈。

           据统计2011年后上市的215家公司中有42家公司业绩下降超过30%。占比高达20%,这个比例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这其中固然有经济下滑和不可抗拒的市场因素,但与过度包装,财务造价也不无关系。

         这其中的王者是华锐风电,以大降83.11%中得头魁,紧随其后的是方正证券,大降80.17%。但如果不考虑非经常损益,新能源贵族比亚迪有可能名列前茅。

        招股说明中,上市公司可谓是凤毛麟角,行业翘楚,傲视群雄,技术领先,成长性突出,但一旦上市,则是光华褪尽,原形毕露,超募王的双星新材从业绩大增451%立即蜕变为0.14%,内蒙君正从大增200%下滑到85%,有医药新贵之美誉的佛慈制药也从连续三年大增30%到下降30%.大连电瓷和天喻信息则除了分别大降30%和41%后在今年1季度步入亏损,前者亏500--800万元,后者亏1100--1300万元。

      造成业绩大变脸的原因一是审核不严,不能完全排除公关的副作用,而是保荐制度存在缺陷,保荐费用的收取与募集资金总额挂钩。三是对保荐人缺乏惩处的机制和力度。

       证监会应加强对发审委人员业务能力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同时也要加强制度建设,防止人情过会,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眼泪过会。

       保荐费用和保荐人的收入与募集资金挂钩,相关人员有财务造假,推高发行价格的利益冲动,笔者觉得可以参照美国证交会的做法,限制承销费与发行费用,避免过高的费用稀释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保证尽可能多的资金能够进入上市公司;好的公司不必用太多的资金去做宣传,高的承销和发行费用意味着拟上市公司质地更差,把承销和发行费用的高低与公司的投资风险的高低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费用越高,投资风险越大,反之,费用越低,投资风险也越低;过高的发行费用可以终止发行。

      加大对相关人员的惩处力度,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在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营业利润下滑超过50%的,证监会可对相关保代进行适当的处罚,这个适当缺乏一种量化的惩罚依据。对目前上市公司频频变脸而言,一者50%太过宽松,因为财务上还可以微调,建议改为与上年相比波动幅度超过50%或下滑25%。二者不能把非经常损益计算在内,让像比亚迪之类的公司逃过处罚,

        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已经引起投资者的普遍不满,而且也蔓延之势,俗话说“乱世当用重典”,证监会不能坐视不管,对变动幅度超过20%的应该进行重新核查,一旦发现有包装造价者,保代未尽职者,应从严惩处相关人员,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对公司而言,可处于虚增利润3--10倍的罚款,对公司高管人员处以虚增利润10%以上的罚款。对保代人员视其利润降幅的多少分段处罚,下降30%以内处以其收入1-3倍的罚款,下降超过50%的处以3-5倍的罚款,并实施永久性市场准入。

     华锐风电的王铁铭和比亚迪的丁晓文等人辞职逃避处罚者,也不能放过,应该追回其所得和追索其罚款。

     新的新股发行条例,提出要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这是好事,但没有相关的严厉处罚力度为其保驾护航,也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证监会不仅要出台相关措施,更应该把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对违规者杀一儆百,以儆效尤,才有威慑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