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诗意叩问你佛来如去----嘿嘿、西娃(等四个)

(2012-09-20 08:00:06)
标签:

转载

 

诗意叩问你佛来如去----嘿嘿、西娃

                       郭力家

 

不承担宿命规定、不彻底活着、不插电度夜、不错过自问

----用一转眼打发不想看的事情,用一支烟对话往事和今天:嘿嘿、西娃;

 

不敢完全女人,不能根本男人,不确定今天我是神马浮云;

冰山流水,你就融化;大地复苏,你就出生;

女人让你比女人寂寞,男人让你比男人侠客----诗意血液引领你佛来如去:嘿嘿、西娃;

 

   [转载]诗意叩问你佛来如去----嘿嘿、西娃(等四个)

                 

谁的命运就是一群人的命运

谁在肉身上反复着另一个肉身

谁在你的声音里安详受孕

谁生下第一个孩子发如深林

谁一夜一夜的活在你的声音里

谁空掉了你

谁空掉了这块土地可能的四季

嘿嘿、西娃;

 

这一天自由和解脱仿佛都已到来,而身体还必须停留在这里

这一天禅味暗蕴刀片、丑恶、你的低吟里

这一天一个你的国度、一个女人成为静物

这一天翻身、撞墙、身上落下的尘灰胜过身后落英无数

这一天你比谁都清楚,对无数个你而言,春天是美好的复数

这一天你开始节省自己的光亮与瑕疵、野性和不羁

这一天你面对召唤、喜迎崩溃

这一天你苦笑着,自度千万个昼夜的孤寂----天上全是黑色的飞禽

嘿嘿、西娃;

 

接下来一座冰山在拥有和失去之间,不经意地流干了;

接下来你故意失去了太阳、你还预先领略了星光的照耀,

预先赶上了生命随时可能离开你的诗意关照;

接下来你冰山一样的天真和诚实,

开始一厢情愿的舍弃虚伪、舍弃时尚与无聊,

舍弃诗意之外的浮躁;

有意还是意外的全面放下,

有意还是意外的佛来如去,都是你---嘿嘿,西娃;

 

你无永远、寓言如昨

----把来世的幸福当下吃干咽净,于是身心轻松;

诗无定法、与你俱进

----今世苦乐处境只追溯前世因缘的诗意,

反复放下待来人;这辈子的字,就这辈子定,嘿嘿,西娃。

 

郭力家博客ttp://blog.sina.com.cn/guolijian66

 

           暗恋

 

            斧子

 

西娃   阿赫玛陀娃

两个绝对纯情的女人

有着绝对丰富的经历  

她们与我似乎没有任何关联

但不能判断她们之间也没有任何关联

西娃  阿赫玛陀娃  俩姐妹

一个离我很远   一个离我更远

但她们离缪斯更近

就是这两个风流熟透的女人

惹得我——

一个青春还算勉强坚挺的男人

时常黯然神伤  独自惆怅

我不敢轻言   早已爱上了她们

我怕一经说出

又无意玷污了她们绝对纯情的诗行和

绝对丰富的肉身

 

 斧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mfuzi

 

 

             《一块石头的本质》

 

               寂寞的候鸟

 

              

 ——读西娃诗《还有自己,可以点燃》

 

我流泪了,甚至无法自控

向上的台阶不断增高 

青苔集体向后退去

死灭如同冬天。

以树的形式,一块石头开花了

长出不死的质地,内核

灵魂的真理。猛叩

血肉包裹的中心

矫正巷子内视野的弯曲

你住心,住窗外的枝杈上

鸟唤醒的春秋,石径上盘桓的落山

头顶呼啦啦将倾的雷电

脚踏地上一粒轮回的尘土

写下前世今生:一条大河扭曲的困顿

一只鹰因失掉天空寄身的庙堂

 

我流泪了:以心灵托钵

沿途洒下怜悯,真相,虚无,悖论

一个婴儿刚刚落地就问世的哭声

你的认知与上帝同在 

 

 寂寞的候鸟博客http://blog.sina.com.cn/hhzm

 

推介西娃组诗《没收,日常事等(一组)》

           马丁林

 

[转载]诗意叩问你佛来如去----嘿嘿、西娃(等四个)

外貌和气质长得极像三毛的北京女诗人西娃(图片来源:西娃个人博客公开相册)


 

 尽管西娃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女诗人,但如果你真正深入她的诗歌,以平常心品读西娃,会发现让你眼前一亮的东西:日常事可以入诗;个人禅修的体悟可以入诗(比如其博客置顶的组诗《还有自己,可以点燃(等7个)》和《冥想》系列);以及,面对人们无以摆脱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琐碎的物质基础或人间烟火、人们熟视无睹的社会乱象和事件,甚至大到娑婆世界与宇宙万千的景象,诗人如何通过个体的心灵感应和意象重构,搭建起一条通往上层建筑或形而上金字塔的桥梁,这些更可以入诗。我想,这是任何一位成熟的诗人都应具备的“建筑手艺”——即不断地在自身的诗歌文本中重构一个可能世界的本领。而最能体现西娃敏感而超然物外思想情怀的,就是本人在此推介的《没收,日常事等(一组)》七首诗。

    比如,第一首《没收》,通过厚德载物的大地无私之给予与物欲横流的人间世界之疯狂掠夺,形成强烈的对比或反差,最后预示老子所言“恢恢天网”即大自然的因果报应,没收(“没收”一词用在此诗恰到好处,即无以辩驳的天理可以在人类毫无预警的条件下反报复一切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这个疯狂的世界!如果不是真正的入道者或觉悟者,很难领悟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因果报应。

    第二首《与闺蜜》,即闺室的蜜语,也象征爱情。但整首诗没有任何情感成分,只是从个体的情感遭遇白描一样描述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最后一句“现在,我们惨白着脸,回避着一些字眼”是对现代颠倒的爱情观所提出的质疑。所以“惨白着脸”和“回避”,是因为历尽人间情爱而难寻真爱,最后所选择的逃避行为。

    第三首《日常事》有感于人生生老病死的无常,以一位修道者的心态反观自身,只希望每天晚上对著孤独的自己道一声“晚安”,说明作为凡人的诗人,也同样面对人生的无奈:“于是我固执的,无味的,反复的重复:晚安//带着我们共同的麻木和厌倦”。

    第四至第六首,西娃特别留下了写作日期。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敏感日子。在一般人看来,日常的生活琐事与政治无关。这是彻底的无知和顽昧!在习惯围观和麻木的国度,作为非在场者的诗人西娃,却特意在诗歌里设置了自己的在场和参与——事件与时代一定与自己有关,所以无以挣脱某些特殊的事件,尽管我们试图让自己的“双腿不停的:闪”。某一个体的诉求代表一个时代的诉求,而这个时代是我们身处其中、特定语境下的时代。我极为赞同前段时间在自己博客里,转载南都一篇社评“围观即参与,分享即表达”的观点,这是整个时代非正常而又正常不过的无奈。更何况诗人西娃在自设的语境中,对“被囚者”表达深刻的同情之后,留下警语般的反思:“你,被一脚踢出局去——//众人不多的自由,得益于你的丧失”!

    最后一首《冬至》。我近期浏览过许多关于冬天的网络诗歌,大部分都沦为伪抒情或传统抒情的误区,没有多少真正有灵性的好作品。我也曾转载过内蒙古女诗人呼伦格格一首不可多得的“吟冬诗”《不打扰这个冬天》,结果许多网友跟帖评论,都认为是一首好诗。而西娃这首《冬至》,采用的是反抒情或近乎黑色幽默的手法,描述一个季节与个体内在心灵的敏感关联,也就是所谓的心灵真实。从冬至想到无人提及的五月,想到崩溃的黄昏,想到从天而降的脏水“呛死”的百合、错位、对美好洁净心灵的向往,最后,对一个季节的到来推出反讽的质疑:“是谁?给我上了这一课//门槛上寒颤的我,栽倒在门外”。

    是的。是谁给在场者的诗人“上了这一课”?又是怎样的门槛,让在场者的诗人“栽倒在门外”?作为在场者的诗人连自己也在质问,那么,作为第三者或者旁观者的受众,在冬至,传统抒情意象中所谓离春天不远的冬夜里,我们期待了什么?

    最后,我想就西娃个人的心灵探险说说诗人的自觉。

    现代诗走到今天,诗歌的语言技巧或诗歌文本的成熟是无容置疑的。换句话说,语言或表达手法对于许多成熟的诗人已经很难构成问题。无论朦胧诗、垃圾派、下半身、知识分子写作与草根诗歌、口语诗,甚至极端的梨花体或羊羔体,诗人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过艰辛的探索与尝试。而无论什么形式主义的诗歌,最终会让历史的沙漏做出选择:哪些是真正留给永恒的诗。比如屈子的《离骚》和《天问》、唐诗宋词,再比如泰戈尔的散文诗,北岛和洛夫的诗,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我这样说,并非暗喻西娃的诗和她自身的探索无可辩驳。我想说的是,真正的诗必然回归内容,而非形式。形式永远为主题服务,也就是为诗人的诗歌理想服务。西娃无疑是坚持自身诗歌创作理念的冒险者、尝试者和自觉者。她知道诗歌最终能将个体的心灵引领何处,也知道个体的归属安居何乡。这就是诗人的自觉。而许多所谓的诗人还徘徊在门外,他们缺乏的正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自觉,所以许多网络诗歌读起来感觉苍白无力,甚至不堪一击。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诗歌理想与诗人自觉?

    在我个人看来,回归人本与自我担当,抱持终极关怀理念的写作,就是诗歌理想与诗人自觉。事实上,诗人们大多都已穷途末路。也就是说,历尽两千多年的汉语诗歌,尽管从语言的向度上我们可以集体去“深挖掘”或者“深加工”而“广积粮”,但在思维与情感的向度上,却需要每一位诗人个体的“自掘”(自觉)。这种“自掘”对于许多诗人而言是冒险的反动,严格意义上,是个体意识的彻底革命。没有谁愿意拿起锄头“掘”掉自己的“根”,根深蒂固的根,坐享其成的封闭意识之根,也可以说是“根器”的根,根本的根。物质与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要让大多诗人放弃眼前某块可感的肉而走上冒险的旅程,是不太现实的。

    不去破,何以立?不愿舍,何能取?而西娃,就是这样一位愿意将自己连根拔起的冒险者,她走上了诗歌与禅媾和的灵性写作道路,就像晚年的洛夫。在这点上,西娃所探索的方向与本人是一致的,这也是她的诗能引起我强烈共鸣的原因。

    没有谁够胆说,已经抵达诗歌理想的峰巅。歌德没有说过,泰戈尔似乎也没有。而大诗人洛夫,也顶多将自己当成一根漂木,在无限的乡愁与意识的汪洋大海上试图靠岸的漂木。西娃在路上。我们同样在有限中,尽可能地在一首诗里抵达自身思维与情感的极限。

 

 

2010-12-22下午四点于三宝斋

 

 

 

1, 没收

 

你赐予我们大地

让我们在上面养命,养性,养德,养救赎……

产下那条敬畏和回归的道路

 

而我们,在上面养出蝗虫,蚱蜢,螳螂

以及牲口们的红眼绿胃。失神的交媾——

我们帮他们产下,硕果和杂种:矿难。水灾。千年寒……

 

你正在没收我们,连同这片大地和上面的所有

 

 

2,与闺蜜

 

有时,我们会用整天的时光,闲居

分享着彼此的果冻,闲言碎语

那已经散架的青春,躺在往年的沙发上

 

25岁前,我们谈爱情,吞吐的言词,颊上的绯红

30岁前,我们谈男人,咽口水,泪流满面

35岁前,我们缩着脖子,嘴上一套,心里一套

 

现在,我们惨白着脸,回避着一些字眼

 

 

3,日常事

 

每天临睡前,我都对你说:晚安

就像我每天陷入的日常——

这些盐茶油米酱醋,它们维系着

我与这里的关系和牵绊

 

那么多的背影,走着走着就消失了

那么多的名字,我们喊着喊着就喊不答应了

于是我固执的,无味的,反复的重复:晚安

带着我们共同的麻木和厌倦

 

我深知,总有一天,对你说完晚安之后

你再也等不到我说早安的声音

抑或我说了,你也未必能听得见

 

 

4,哀悼日(纪念2010,10,8)

 

过于白的日子

你再次封缄。穿黑衣,打黑伞

很多已死之物,从墓地中醒来

跟在你的后面

 

双腿不停的:闪

 

 

5,被囚者

 

众多的人被红布蒙上双眼

意象着的良田。共有。平均

并把它延长下去,至每一天,每一年

那把通往良田的梯子

仿佛可以容纳任何人

却始终都在搭建

 

“红布下的谎言和蒙骗!”

你的揭露,触动了他们的禁区

你,被一脚踢出局去.——

众人不多的自由,得益于你的丧失

 

2010,10,8

 

 

6,留霞

 

这一天,我们为“饭”。我们为“醉”

和平的云在另一片天空

看着我们沉默的暴动

 

留霞,在又黑又暗的地平线上

光头。尼姑的衣裳。被一辆

失去道路的警车,带走

 

2010,10,8

 

 

7,冬至

 

 

冬至,再没有人提及

五月的酴醾,一如我们的

缠绕,从根到筋的记忆

也在某个黄昏,崩溃——

 

一口从天而降的脏水,呛死

我饲养于体内的百合,她哀叫着坠落

她唯一的错位

是对这个世界,有着洁净的需求

 

是谁?给我上了这一课

门槛上寒颤的我,栽倒在门外

 

马丁林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rtinlian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