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小小说)
(2017-08-10 22:13:23)
标签:
趟地毛驴老人贫困户名额 |
分类: 小说故事——东风 |
文/塞外胡胡
这天早晨,胡家老太太住着拐杖站在门口,目送着她的儿子和孙女赶着驴车去田里趟谷子,车走出老远,老人家还在后面嘱咐:“小心使唤人家的牲口,使不了就别使,别给人家弄出毛病。回头趟地的事儿我们再想想办法。”
她的儿子回头道:“你回去吧妈,没事!”
这时街上有人走过来,早就听说前几天胡家老四的毛驴死了,唯一的一样值钱的家当没了。当时人们都前来观看,活着八九千块的老驴,死去经过大伙帮着争假才值两千元。胡四拿着那两千元钱,脸上出着汗,手不停地哆嗦。她的十七岁的女儿一直哭泣,眼泪把眼睛泡得又红又肿。老人家虽然说着:“没事没事。”却掩不住心酸看着自己儿子和孙女。
买毛驴下肉锅的说:“老太太,您别急,您老人家身体要紧。像你们这样老少三辈的孤苦生活,政府知道了会有救济的。现在政府有这项政策。”
老人说:“要真是小鸡小鸭没了,这年月还真不心疼。可这是我家的毛驴没了,我儿子孙女老实吧唧拿什么干活,对我们来说这就等于天塌了!都说有人救济,那可不是长法,主要的还得自己顶着。”
买毛驴的只管看着老太太发笑,他说这个老人家是操心的命,还挺刚强的。就又劝了几句,几个人将死驴装在车上,开车走了。
老人说:“要真是小鸡小鸭没了,这年月还真不心疼。可这是我家的毛驴没了,我儿子孙女老实吧唧拿什么干活,对我们来说这就等于天塌了!都说有人救济,那可不是长法,主要的还得自己顶着。”
买毛驴的只管看着老太太发笑,他说这个老人家是操心的命,还挺刚强的。就又劝了几句,几个人将死驴装在车上,开车走了。
没了牲口,家里像少了多少东西一样,祖孙三代近些日子都不是心事。胡老四答应老娘,等秋天卖了粮食,就去南牛营子大集再抓一头上好的毛驴。
老太太就开始惦记起儿子要抓毛驴的事情,只是担心的是钱不够,因为家里只有二十几亩山坡地种着,好年头下来也没有多大进项。
老太太就开始惦记起儿子要抓毛驴的事情,只是担心的是钱不够,因为家里只有二十几亩山坡地种着,好年头下来也没有多大进项。
此时,老人望着去田里的儿子孙女,不仅长叹,“要是没了我留着毛驴该多好,那爷俩也好相依为命!”
这时,她好像朦胧听见大片这从邻居家走出来,他们一前一后说着话。其实片长说:“这是村里一早给我打来的电话,让贫困户去村里一下,集体不知道啥事儿,你去了就知道了。”
老人在这里没听清他们说话的内容,就等片长出来问:“你哥哥,是收水费吧,你兄弟不在家,你等中午吧。”
片长低着头没支声。
老太太又问:“他哥哥,你是敛水费吧,你兄弟不在家,等尚户头行吧。”
片长又没理,抖开绊脚丝一样的脚步,几个大步就走开了。
老人站在门口东瞧瞧西望望,她料定村里又有什么事儿了,要不大片长怎这般忙碌。就逢人便问:“人们都忙啥去啊?”
终于有个人低声对她说:“给贫困户做底子去,你也收拾收去吧。”
老太太道:“我不是贫困户。”
那人急了:“你不是谁是,快收拾收拾。你不去,政府没你那份钱啊!”
老人道:“真不是,听片长说过,我儿子和孙女都能干活。所以我们也就没好意思争。”
这时,她好像朦胧听见大片这从邻居家走出来,他们一前一后说着话。其实片长说:“这是村里一早给我打来的电话,让贫困户去村里一下,集体不知道啥事儿,你去了就知道了。”
老人在这里没听清他们说话的内容,就等片长出来问:“你哥哥,是收水费吧,你兄弟不在家,你等中午吧。”
片长低着头没支声。
老太太又问:“他哥哥,你是敛水费吧,你兄弟不在家,等尚户头行吧。”
片长又没理,抖开绊脚丝一样的脚步,几个大步就走开了。
老人站在门口东瞧瞧西望望,她料定村里又有什么事儿了,要不大片长怎这般忙碌。就逢人便问:“人们都忙啥去啊?”
终于有个人低声对她说:“给贫困户做底子去,你也收拾收去吧。”
老太太道:“我不是贫困户。”
那人急了:“你不是谁是,快收拾收拾。你不去,政府没你那份钱啊!”
老人道:“真不是,听片长说过,我儿子和孙女都能干活。所以我们也就没好意思争。”
那人道:“傻,你能干活吗?再说那钱不要白不要,找个借口都得要。像你这还不用找借口的,更得要!”
老人回答:“自打我小女她傻娘死去,这日子还真的难过了,我生病,我儿子身体不好。日子靠我小孙女挑大梁。小孙女没念过几天书,哪能都靠她!”
那人问:“老太太多大年纪?”
老人回答:“快九十了!”
那人又道:“老人家该不是特殊贫困户吧!”
老人道:“干嘛老往贫困上扯呢,人家国家拿钱救济有前途有用途的人,我有啥用,不过我儿子孙女不嫌弃,自己救济自己罢了。”
那人想了想道:“你既然不是贫困户,我就不能和你说话了。让人看见出点事就不好了。我儿子好不容易花钱送礼给我争得个名额。”
说罢走了。
老人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说自己的儿子没本事不能给自己争取一个贫困名额,国家就没他那份钱,就得自己去田里勤勤恳恳挣饭吃挣钱花。这也是天经地义啊!
那人问:“老太太多大年纪?”
老人回答:“快九十了!”
那人又道:“老人家该不是特殊贫困户吧!”
老人道:“干嘛老往贫困上扯呢,人家国家拿钱救济有前途有用途的人,我有啥用,不过我儿子孙女不嫌弃,自己救济自己罢了。”
那人想了想道:“你既然不是贫困户,我就不能和你说话了。让人看见出点事就不好了。我儿子好不容易花钱送礼给我争得个名额。”
说罢走了。
老人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说自己的儿子没本事不能给自己争取一个贫困名额,国家就没他那份钱,就得自己去田里勤勤恳恳挣饭吃挣钱花。这也是天经地义啊!
2017,8,9
前一篇:谁的秋 《陕西散文论坛》
后一篇:烧豆《乡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