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塞外胡胡
塞外胡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73
  • 关注人气:7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月草青青《陕西散文论坛》

(2017-02-06 20:43:44)
标签:

春天

种地

放羊

羊倌

养老

分类: 散文随笔——西风

三月草青青

/塞外胡胡

 http://bjimg.focus.cn/upload/photos/811/6dmvtAM7.JPG

我上初中的时候,农村刚刚包产到户,农活一忙,学校就放假,老师回家种地,学生回家干活。我的家族总是几家子人联合起来种地,大人扶犁杖下种散粪堆,小孩子就拉簸唆、压磙子、打拖杆,总之没有闲着的人。我是愿意跟着犁杖去种地的,家里养着好几头毛驴,个个顺手听话,不管拉拖杆,压磙子都是好活计。可是好几个姐姐弟弟早早的就把牲口和活计占好了,一点也不相让。其实这原因就是因为谁都不愿意去放羊,因为大羊倌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和他做搭档,简直就是活受罪。

我被父亲和叔叔们打发到山上放羊,心里是不情愿的,大羊倌六十多岁了,瘸腿耳聋,说话有点舌头超短;羊群一分散,他就扯开嗓子喊叫,羊不听他的,他又撵不上,就往死里支使小羊倌。作为小羊倌的我,东跑西颠的撵羊,这边撵回来,那边又跑出去,累得气喘吁吁,到最后,还得挨老羊倌的一顿臭骂。他在山上骂够了不算,回到家里还要告我的状;特别是吃饭的时候,他自己坐在一张小桌子前,嘴巴子里还咀嚼着饭菜,眼泪鼻涕唾沫一起往外流。那情形十分厌人。就是这样,父亲叔叔母亲婶婶还得满口给他说好话,低三下四道:“孩子不懂事,没干过,你老人家就高风亮节,将将几天,等大人们种完这几天的地,就腾出手来了。那时候,你老人家就不操这份心了。总而言之,她是孩子,你得将将。”

在一边站着生气的我,使劲的把筷子丢得老远,没好气道:“不愿意干就给我滚,花钱自有好的来放羊。再说,没人放就不养活那玩意,年年为了放羊让人遭殃。”

这边叔叔父亲又来劝我:“二丫头,你咋不懂事呢,这年头有本领的人,谁给人家放羊啊!咱家为了陶腾这么个人才,费了多大劲儿你可是知道的。为什么让你跟他上山放羊,不就是你的脾气好,能和他对付。要是换了你大姐,你三妹四妹五妹三弟四第的,不早把人家气跑了。你没看那老东西回来说话的气势吗?咱家要是有一个说话不顺丝儿的,他立马就躺在炕上病了,再不就收拾铺盖卷撂挑子走人。这可是春天三月呀,大忙忙种地的时候,有钱也没工夫陶腾羊倌去。羊不老实,那是这阵子跑青跑的,山上刚刚有点绿色,羊闻着香味就到处尝鲜;再加上羊羔刚上山,还不懂群里的规矩。过些日子就好了。”

我被好说逮说,端起碗来接着吃饭。吃饱喝足,下一步还是拧着头皮去放羊。

我们三个院子,加上我二姑家,就是四个院子的羊,连大带小总共二百来只,赶到山上去,稀稀拉拉也占满了山坡。我最头痛的事情是中午快到了,羊群要下山了,可是老羊倌还得磨蹭一会,他那兴致,我又不忍心打搅他。

老羊倌非常喜欢中午这段时光,因为这段时光羊不是吃饱了,就是跑累了,羊群比较稳定。他就站在山坡的高岗上放开嗓子喊,羊多少支棱起耳朵听几声。这时,他就借着清嗓子的功夫,唱几声。开始的时候声音很细很小,像窗户缝子里吹的风似的,也听不清他唱的是哪出。后来就放开嗓子唱起来,这会也听清了,唱的是“刘金定下南唐”,也就是杀四门那段。这是好长的一大段子了,意思是大宋女将刘金定被困在南国布下的天罗地网中,把守四门的是颜色不同的野鬼,已经到了九死一生的时候。这时候,她开始向她的丈夫高金宝吐露真情,留下一片遗言。意思是说,我要死了,你可要保重,我肚子里已经有了你的孩子,如果这孩子能活下来,就让他继承我的遗志,接着报效国家;要是孩子也保不住了,就让我们娘俩一起壮烈吧。请高郎为我们母子做个见证,我们的付出是伟大的。

这段戏很感人,当初徐国增和他的干丫头,就指着这出戏南北二营子唱红了小唠子。这出戏文武兼备,情景交融,引来满堂喝彩。自然也引出许多感动的泪水。老羊倌就情深意切地,自己拿嘴又当锣又当鼓,一边敲打一边唱。他把自己也唱到迷魂阵里去了,羊跑了,他也不管了,鞭子拿在手里,成了一杆银枪。我看他那种彻底陶醉的神情,又是发笑,又是气愤,因此也就成全他,让他唱完了再赶着羊群下山。

这时的老羊倌,情绪高昂,感情饱满,大概也是想起他年轻时候的老伴,一个半傻不经的女人,因为生孩子得了破伤风死了。于是,他就拉着长嗦,呵呵咧咧的把唠子腔给唱全了,那嗓音凄楚,曲调委婉,感情幽怨,听得人有点撕心裂肺得疼痛。这时候,就是羊被他唱跑了,我也不去打搅他,多数是自己撒开腿,前后左右,把羊归到一起。就像刘金定杀四门一样,我跑完了,他的戏也就杀完了四门。然后出奇的刘金定的孩子要降生了,等孩子一出生,阴魂阵不打自破,这时候高金宝也就由打千里之外闯进阵来解救,刘金顶骑在马上,怀里抱着刚生下的大胖小子,一家人凯旋而归。

老羊倌何等宽慰,这天中午赶着羊群回家,鼻子眼儿里都是笑容。羊群一进村子,就吹起那只挂在胸前的哨子,吱吱吱,啦啦啦,富有节奏的响声,将他的瘸腿催得有板有眼。羊群翻着巨浪,就涌进家门口的胡同。一进家门,老羊倌就伸着半截舌头搭讪,“你家的闺女今天就是听话,干啥像啥,把羊都赶到一起了,一只也不少;羊的肚子都大起来,吃得饱饱的。”

我父亲和叔叔就知道他今天特别高兴,隐约在山上也听到他的声音,也为他的好心情叫好。我则不以为然,把羊关在羊圈里,两腿酸酸的,只想歇一会。

塞外的三月,风光就是好,尤其是在山坡上放羊,头上是蓝天,脚下是刚刚有点绿的原野,清凉凉暖洋洋,远山尽村,清新壮丽。那时候不知咋说这种感觉,现在知道咋说了,又没了那灵感了,只能说:三月里在塞外的山坡上放羊,诗情画意很浓,心情很爽啊!

一连多少年,每当学校放假,农活忙的时候,我的工作就是放羊。而那大羊倌就是那个老不死的审不清,或者审得清。后来几年老羊倌真的老了,跑不动了,他弟弟又没回来安置他,他怕被辞了,没地方住,没饭吃,就变得和蔼起来。当时我二姑夫和他有点亲戚,就告诉他别担心养老的事,已经托人给他弟弟捎信去了,他弟弟一接到信,就来安置他。他就盼着他的弟弟来。我们家的人就都拿他当老人将就着。怎奈他可不能吃闲饭吧,可是他除了放羊不能干别的。到在最后的几年,真是担惊受怕,生怕他有个好歹,让人讹上。

平常农活闲的时候,叔叔或父亲和他上山,忙的时候依旧是我。撒羊的时候,他早一会晚一会没人管他;阴天下雨不上山;冬天冷就给养放秸秆。他也是挺刚强的一个人,明明腿脚不好赶不上了羊群了,却说这羊不听话,要造反了。我呢,也很将就他,这慈悲之心,最大的表现就是宁可放羊多跑腿,也不去和一个瘸腿羊倌计较,也就天经地义的认可那只赶羊的皮鞭在我手里不厌烦。

后来,他上不了山了,还得吃药,一觉醒来不知道早晨或晚上。我叔叔和父亲担心他一个跟头栽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就亲自捎信打加急电报让他弟弟赶紧来。他弟弟终于有信了。

原来,他弟弟是某家军区的领导,很有钱,也很有权利。由于他弟媳妇是个唱京剧的,所以他弟弟一来,就细着嗓子给人唱“苏三启监”。惹得人都来听戏。老羊倌就坐在他弟弟的身边,像个孩子似的,美美地听,美美地笑。那时候,人们就暗暗祝福他,有了这个弟弟,晚年养老就不成问题了。

果然,他弟弟对他很负责任,找人花了点钱,把他安置在塞外某家养老院里养老。加上他他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养老院的日子过得还挺舒服的。

临走的时候,还舍不得那几件破衣服,还有那杆耍了几十年的赶羊鞭子。他弟弟和商量孩子似的商量他换了衣服,放下鞭子。他倒很听话,回头还向人们挥挥手,笨笨地做个飞吻。

他走了之后,我们家又花钱雇了新羊倌,由于人很年轻,所以条件很苛刻。工资涨了上千元不算,小羊倌还要固定的,也就是从春天羊群跑青算起,直到庄稼打完场算是完事。就这样说好了,只是小羊倌是个有点傻愣愣的男孩子,在山上大羊倌尽欺负,他动不动哭着要回家。人们怕他自己跑了,没了下落,就辞了。后来又雇了一个,好歹对付到秋,还不错。大羊倌一直好吃懒做,还一天三顿酒,一不顺心就拿牲口扎筏子,一年到头也辞了。

以后的,羊倌像走马灯一样,一年半载就得换,不是他不干了,就是不能用了。总不如老羊倌让人省心。我呢,就算是羊都饿死我也不管了,别人都抢着去种地,我随着人们去田里溜达,也不去放羊。这时候,人们发现我也不是个好支使的,放下耙子就是扫帚,好多农活也和大人一样干。

大多的放羊的活计就落在叔叔和父亲身上,农活就更忙了。因为我们还得去上学呀,上学是不能耽搁的,时常就听见叔叔和父亲们念叨老羊倌,大概是想念他了。

多少年以后,只要说到和羊有关的事情,就记起老羊倌,于是,养活啥品种了,啥品种出肉出绒,啥品种繁殖率高,啥品种适合圈养,谁家的羊有布病了,等等。如果老羊倌活着,他可都知道。

明显的,一来他的经验值得人信赖,二来,他已经是过世的人了。

他几时过世的,我确切的不知道。但是对于这个老人,还是由衷地祝福他。

这个老人,叫审得清,他不喜欢人们叫他审不清,他觉得太伤自尊了。从小和弟弟相依为命,弟弟十几岁参加八路军,后来留在部队里。而他则放了一辈子的羊。活得非常不容易。

现在回想起来,娘家人都说我小时候放羊在山上受了太多的苦,长大了,应该补偿了。其实我觉得,最苦的是一辈子放羊。那个老人,与我一同在山上放羊的情景,虽然是我不情愿的,但是那年月给我留下的印象,永远是三月春光,草儿青青的岁月。那么美好!

而今又是三月,我把这美好的春光送给那位早已去了天国的牧羊老人,愿他安闲快乐!

 

2015,4,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