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月春光《潮头文学》

(2016-04-05 11:16:34)
标签:

家乡三月

种麦

北风

北京

春光

分类: 散文随笔——西风
文/塞外胡胡

身在异乡,敏感与季节,农历的三月,春色满园,到处是踏青的脚步,到处在讴歌春天的景色。
不由记起家乡的春天。
我家乡内蒙古的春天,总是迟迟不来,望着春风拂过的黄土岗子,心里塞满江南的春色。江南,早已是桃红柳绿的世界。那如梦如痴的遐想,郁积胸臆的梦幻,对于内蒙人来说,就是虚拟的室外桃源,只能凭空想象,简直不敢相信,尘世间真的有这样的季节!
在北京,我亲眼目睹了春光乍泄的情景,真是鸟语花香,竞相绽放。就拿北京城来说,各种花次第开放,红的粉的,结满了花枝。玉兰花开得茂盛,落花也从容,三天以前看到的花开,三天以后就看另一种花开,也就是落花。紫丁香花开的时间最长,这个家乡赤峰也有。余下的,除了樱花之外,我真的叫不上名来。有的说是杜鹃,也许是碧桃吧,总是争奇斗艳,馨香满街。各种花,把北京城的街道,繁华的,清幽的,都渲染的浩如烟海。偶尔走向一架天桥,气喘吁吁回过头来一看,哇,北京壮哉!清凉的空气中,人和这座城市对望,花是最美的陪衬。
我家乡的春天,可惜一大半时间都在寒冷中度过,也许是别样的春天吧,清冷中,寒气袭人;人们大部分时间,还在靠热气取暖。
真正意义的春天的到来,那是在清明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许仅短短的几日,便到了夏天。在那短短的几日里,寒风匆匆离去,山坡上,出现暖融融的气息。此刻,你会亲眼目睹,春风加快脚步,也许是一个中午,或是一夜之间,世界忽然变了,小草出来了,树木长出绿芽,人也就像转瞬之间就脱胎换骨一样,昨日心情沉郁,转眼之间,就满目春光。
花是不会马上开的,即便是野坡上的牛筋草,也得过几天,等草叶子长出来,随后才有花的生成。
尽管如此,一切都显得很仓促,就那么几日光景,大地绿了,花开了,树木吐出新芽。
特别是在农村,更讲究的是季节,而不是天气情况。“清明忙种麦”,即便是地里还有一层冰壳子,也阻不住人们种麦的脚步。午时阳光充足,地里开化了,湿漉漉的土地上,行人的脚步尚且沾满泥泞,人们就抓紧这短暂的时间种麦。麦粒就在湿乎乎的土里发芽。不肖那一刻,你会突然发现,麦芽一时间全部钻出地垄,以势不可挡的气势,从此博得田园绿色的美称。
我家乡赤峰的喀喇沁旗,素有中华药材基地的殊荣,每到清明时节,种药材的事情便翻江倒海席卷农事。北沙参,北黄芪,北防风、还有桔梗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都赶时下播土里。因此这里的三春景和江南不一样,春天来得早的地区看春花春柳,人们穿梭于玉树花海之中,感叹一阵蒙蒙雨。而北方的春天,则是在清冷的北风中看农民在田里耕种,那远山近郭一片素雅,正期望明媚的阳光,给春天来一次真正的涂抹。
春天,一样的季节,不一样的感受,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何止玉门关,内蒙古塞外的春天,一样有春风不解之嫌。我来在北京,身上就有一种未曾开化的清冷之意,连睡梦里都期望北京的春天,像对待他自己的花朵玉树一样,吹开我心中的郁结。
我非常喜欢早早的融入到异地他乡的高节奏生活中,在品赏春光的同时,留下美好的记忆,留下光彩的评说。
三月春光,他乡的美好,家乡的温暖,其实都一样的宜人!

2016,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天北京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