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传言“A股四大魔咒”:1、中石油、中石化暴涨,要跑;2、每年4·19,要跑;3、奥运会、世界杯这些大赛开始前,要跑;4、招商证券开策略会前,要跑。
细细看起来,如果不出意外年底前两桶油很难闹什么幺蛾子,因此四大魔咒里面,2015年最后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只剩下招商证券的年度策略会了。然而最终这把剑还是落了下来,劈在了A股的面门上。2015年12月8日,年度招商证券策略会的第一天,沪指跌幅超过了1%,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三天中,大会的魔咒都会萦绕在A股的上方挥之不去。
事实上,之所以说是魔咒,显然今年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中招。
2011年12月13日-14日,招商证券2012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两个交易日分别大跌42.95点、20.07点。2012年12月13日-14日,招商证券2013年年度策略会,开会当日上证指数跌21.25点,不过次日出现89.15点大幅反弹。2013年12月11日-12日,招商证券2014年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分别下跌33.32点、1.37点。2014年12月9日-10日,招商证券2015年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9日当天暴跌163.99点,次日反弹83.74点。
而另外一个事实是,不仅仅是年度策略会,近四年的中期策略会,也是跌多涨少。
调侃归调侃,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诡异的巧合?事实上,A股的所谓四大魔咒里面,招商证券策略会和419的成因是非常相似的。这两个我们放到最后再谈。
先看另外两个“大魔咒”。首先,两桶油魔咒应该是大家比较认可的。因为中石油中石化的体量巨大,一旦出现暴涨必然带动整个市场内部的资金流向出现异变,大量的资金涌出小市值品种,扎堆涌入大权重之后,前者缺少资金支持而下跌,而后者因为体量过于巨大难以形成持续的资金助推,最终也难逃厄运。因此,两桶油魔咒,可以说是最好的让新入门投资者了结市场所谓题材、权重二八分化的范本。其魔咒的属性仅仅是市场供需关系的极致体现而已。
其次,世界杯魔咒实际上也比较好理解。所谓的证券市场,和零售业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有足够的关注度,才能够引发质变。这里面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看看新三板。而世界级的赛事则容易将市场的注意力形成比较明显的分散。金融大鳄在世界杯举办期间转而研究世界杯。在2006年世界杯举行前,高盛将注意力从黄金、股票等金融资产领域转移到哪个国家可能问鼎世界杯。同样的事情在今年的世界杯前夕再次发生,J.P
MORGAN近日推出了世界杯冠军预测研究报告。
除此之外,由于世界杯赛事十分精彩,投资人的精力被分散,特别是机构操盘手和基金经理的注意力被分散,从而使得市场表现冷清。之所以会有这种“世界杯魔咒”,同样也主要缘自于足球运动的魅力。足球运动被称为是世界第一运动,而世界杯是代表着来自五大洲的足球强国的对抗,是一种和平年代的战争,它令人痴迷,令人疯狂。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常常围绕着世界杯而发生。比如,为了看世界杯球赛,有的国家可以给政府官员放假;为了看世界杯赛事,战争中的敌对双方甚至可以为此而停战;为了一场世界杯的胜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可以沉浸在狂欢之中。
其三,加一个比较有名的港股的例子,丁蟹效应。每次大时代重播,港股必跌。这里面的原因如果分析的话,更有意思,实际上,大时代的重播,是源于受众人群的增多,而受众之所以增多显然是因为市场的上涨。所以丁蟹效应并不是偶然,原因在于,大时代的重播恰恰反映到了市场人气达到极致之后的状态,而从时间周期上,这种时点又最容易形成由盛转衰的转折。
所以,讲完了上述三个案例,投资者实际上应该已经能够多少理解所谓大魔咒的成因:要么是流动性被钳制,要么是注意力被分散,要么是其本身就是市场过热的体现。与这三点对比,419和招商证券策略会的魔咒,有不同之处,又更加倾向于中间的因素。
这里面,我们直接拿策略会的魔咒来进行解读。
首先,回顾一下今年的中期策略会——在招商证券半年策略会,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开口的第一句说:感谢各位能够坚持来参加招商的策略会,我们相信大家都做好了应对才来的。这句话实际上非常有意思。
事实上招商证券策略会恰好成为了一个预期和应对策略,在循环中自我强化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简单来说,我相信策略会的最初应该更多是巧合。而这种巧合被注意到之后,投资者情绪上面的应对强化了这种巧合——大魔咒要跌,我要减仓出来,然后减仓反而增重了市场压力。这种情绪达到极致,就成了上面招商证券副总的话——各位业界的大佬是不是也已经做好了应对策略?这些策略是不是也反向的加重了市场的负担最重真的成为了压力?所以,策略会的魔咒,实际上恰恰是证券市场最迷人的部分,预期的自我强化和自我完善,说穿了又与我们常说的羊群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资本和心理博弈下的中级产物,也是让大家见识所谓“人心”的最佳途径。
然而无论如何,策略会还有两天呢,小编先去哭一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