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地产税美国学校经费美国学区房美国教育债育儿 |
分类: 中美教育杂谈 |
美国所有政府经费的支配基本上就是一个“劫富济贫”的做法,政府的钱都投到没钱的地方和个人身上去了。就公立学校的经费而言,最主要的来源是每栋房子缴的地产税,加州现在的税率是房子价值的1.2%。每个学区经费的需求就像一个水桶,地税里面该分给学区的钱先倒进桶里,倒不满的部分由州政府负责加满,其经费来自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其他的税收。这样越烂的学区房价越低桶里就越缺水,反而就越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极少数地方地产税的收入已经从桶里漫出来了,目前的法律对这个情况是一个空白。比如早几年林书豪的家乡城市地税的钱多出来了,加州就有部门打他们的主意,要把多出的部分拿走,结果他们整个城市都到州政府去示威。他们的桶里已经没有政府的资助了,还要把他们交的税的多余部分拿走给别人用,确实太过分了,连穷的学区都支持他们。
现在美国政府很穷,改善学校硬件条件的经费恐怕是拿不出来了,有能力的学区就得靠自己想办法。既然叫“债”而不叫税或费,意思就是一种有回报的投资了。这次促成我们学区通过这项动议的两个主要部门,一个是教育委员会,似乎天经地义,另一个是城市商务促进委员会,这个乍一听根本就不相干了。其实教育债等于是一笔集资,之后的修建和采购会给城市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这样一笔投资对于商务委员会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作为有回报投资的“债”,还有一项重要的回报,就是学校硬件改善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学校和学区的排名就会上升,学区的房子就会升值。所以这笔教育债实际上是对自己房子的一个投资。或许是因为每一栋房子都会升值,相关法律规定收债是以“栋”为单位,大小房子都一样,不再联系房子的价值按百分比计算了。
我们学区现在通过的动议已经明确将这个提案放进11月大选的选票上。一般来说,有孩子上学的和有房子的群体是最积极参与投票的人群,提案通过的概率很大。主要的反对声音会是另外一个积极参与投票的群体,就是退休人员。房子升值他们不一定能享受到了,而每年要多交的钱可是实实在在要掏出来的,不容易。对于我们家来说,儿子还要在这里上12年的学呢,这个提案来得正及时,一定会得到我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