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底分型,反转了吗

(2024-01-24 16:02:09)
分类: 就市论事(股市观点)

今日大盘收出了一根高开探底回升又盘中V返带有稍长下影线的小中阳线(强于早盘信息提示。早盘信息提示为偏强,但最终突破了预测波幅的上沿)。这根同比增量阳线的顶底和收盘价均上移,为最早能够预期信息的“双阳胜”(双阳胜是下跌趋势过程中必须出现的一个初级信号。如果价格下跌过程中连“双阳胜都没有,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去看多;但是,双阳胜也不是说就一定能够上涨,而是:没有双阳胜不可能有上涨,有双阳胜可以上涨也可以不上涨);同时还构成了日线级别的底分型。

昨日博文提示大盘日线为一笔下的W7,这已是一个比较夸张的数据;同时周K线为W3,也是一个可止跌的信号。后市如果再下跌,并收盘价跌破日线W7的最低价,预期就需要出W8,也就是需要再跌出3个新的低点。

今日大盘上涨收阳,暂时解除W8的风险;并收出双阳胜和底分型。见下图:

大盘底分型,反转了吗

上图为上证日线(两张都是)。

昨日最低价构成了日线3089点下跌以来的短线底W7,今天上涨收阳,阳线的收盘价大于了前一根K线的最高价,阳线的成交量大于了前一根K线(也大于了前面那根阴线。这也很重要,等于今天的阳量已超过此前的阴量了。周一的恐慌性筹码于今天被全部收回),构成了“双阳胜”;同时,以周一阴线为1K线,周二阳线为2K线,今天为3K线,是一个缠论体系中的“底分型”(注意:如果以混沌理论分析,这还只是一个底分型的雏形,也就是类底分型;只有需要有一根K线的收盘价大于今天的最高价,才是混沌理论的底分型)。

底分型是一笔上的基础,即此处大盘已有了可作终结前一笔下,出一笔上的可能性了。

不过,底分型有两种:一种是过渡型;一种是转折型。根据目前的形态,至少暂时只能以过渡型对待。为什么?

从趋势的角度,目前日线仍是下降趋势(趋势飘带还在继续向下),指数向上反抽,直接穿越过去的概率相对较小,何况现在还没碰到趋势飘带的顶线,所以从趋势的角度,只能算作反弹(反弹不是底)。

从缠论角度,出中枢与进中枢构成了类背驰(MACD绿面积:进中枢为215,出中枢为113+),但MACD黄白线还沉在下面,甚至已低于了进中枢时的低点(也就是不可能有底背离);因此虽说暂时MACD出中枢小于进中枢,但出中枢的MACD绿面积在此后还会再增加。

从底分型角度,判断转折型还是过渡型,需要参考5天均线。目前大盘的5天均线还在下移,甚至3天均线还远离5天均线(底分型最少为3K线;一笔最少为5K线。因此用3均金叉5均来分析底分型属于哪一种,是一种依据);因此,这个底分型,至少目前只能以过渡型来对待。

另外,任何本级别的走势,都是通过其次级别来完成。而大盘日线的次级别30分钟周期,目前只是一个中枢形态,需要有一个构成背驰的过程。见下图:

大盘底分型,反转了吗

上图为上证日线的次级别30分钟周期。

这几天的震荡,大盘在此周期上构筑起了一个下降中枢(注意:是下降中枢),目前虽说已是9笔(延长线段可达9笔),但由于中枢内的笔需要单独算,所以从笔的数量上也仍不够(目前至少还差了2笔,即一笔下和一笔下)。如果以缠论公式去套,那么此为趋势走势类型的下跌(有两个本级别中枢,其中第一个是由5分钟周期9笔重叠上升而来),第一个中枢的进入为a,此后中枢(第一个)为A,离开第一个中枢为b,目前构成的中枢为B;也就是节后下跌到现在,大盘在日线的次级别上走出的是一个a+A+b+B的下跌过程,那么,最常规的判断(走势终完美),大盘还差了一个c的下跌(不过注意,在强势的市场,c有时候可以反向运行;即此处不下跌而是上涨)。

那么,此处大盘有c走反向的可能性吗?

日线级别的反转(指趋势性反转),其观察的数据,都来自于次级别30分钟周期;也就是日线趋势的反转,一定需要30分钟周期的趋势率先反转。那么,看一下30分钟周期的趋势有反转的可能性吗。

上图中,趋势飘带虽说随时可以翻红,但今天上涨的最高价刚好触及到了此周期的60天均线。如果30分钟周期连本级别的60天均线都无法突破,那趋势反转的可能性肯定不会有。更重要的,是30分钟周期的价格必须站上年线,因为价格能够上涨,都是在年线以上才会发生(年线以下都只能算作反弹)。看上图,年线和半年线都在匀速下移(白线为年线,蓝线为半年线),别说站上年线,现在连年线的边还没碰到呢。

根据以上数据,认为大盘离最终的那个底已经非常接近(昨天提示2724点可以作为底的次低点存在了),但大概率不会是整个底的完成。底的最终完成(此处的底,是指月、周、日,以及日以下所有周期都共同拥有的那个最低点),至少还需要有一个更低的低点,但不会离2724点太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