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思想

(2017-06-28 21:04:49)
标签:

教育随想

很多孩子问我如何填报志愿,我在这里说两句。

1.不要看你高考分数的绝对值,要看全省的位次。位次要比绝对值更有意义。报志愿是一项庞杂的数据收集工作。你要分析出自己适合上的大学,就要看一看和你今年同位次的分数在去年高考中是多少分,在查询去年有哪些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在这个分数附近,大体就一目了然了。

2.近些年来,报志愿选择院校的城市区位越来越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北上广深和江浙地区的不同院校的分数线能比偏远地区的一本甚至211院校还要高很多的原因。毕竟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的,大城市人们的思维特点、规则意识、商业氛围、胸怀视野以及信息丰富程度都是小城市根本比不了的。城市选择已经逐渐成为填报志愿的重要因素。很多父母还抱着“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落伍观念,想把孩子留在身边。这是很可笑的。现在的高铁和网络让人与人的沟通无比快速和便利。

3.学校和专业之间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如果你已经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也就是你知道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所在,建议就把专业放在第一位,虽然说很多人日后从事的工作未必就是大学里学的专业,但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按照专业来经营自己的事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会让你的小宇宙爆发。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那就把学校放在第一位,好的学校招牌可以为将来找工作加分。不同学校自有不同的风格和底蕴,选中一所自己心仪的学校,会让自己享受到很好的熏陶,长远看同样受益匪浅。在好的学校里,就能听到好的老师的课,遇到更强大的同学,甚至可以遇到未来的人生伴侣。

4.除了医学、艺术、外语等专业的极个别特殊情况之外,选择综合性大学应该更好一点。越是综合性大学,提供的资源越多。

5.本科专业毕竟不是研究生,学的东西还是一个专业表面的东西。有的专业比较宽泛,适应的领域比较多,将来转行比较容易。很容易就能从“万金油”的专业转到很专很窄的专业。这一点大家也要注意。还应结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有前瞻性,看到一个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6.和家长做好沟通。很多情况,孩子的意见未必和父母的完全一致。很多父母想支配孩子的人生走向,比如家里哪一行有关系就想让孩子学哪一行,方便将来就业。这时候孩子自己一定要掂量好,如果想安安稳稳朝九晚五地过小日子,不在乎人生意义的话,完全可以听父母的,毕竟将来自己可以少遭受很多磨难;如果自己内心非常坚定,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那就不要管父母的意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胆追求自己的未来,但要给父母做好解释。

7.不要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很多热门专业四年后成了冷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再者说,专业无所谓冷热,任何行业都是最顶端的那些人才方能成为行业精英和领袖。

8.报志愿不要没头没脑,光着急没有用。填报志愿比高考要重要,不要轻视。自己要有主见和步骤,自己静下来认真阅读招考政策,不懂就问,记准填报时间,梳理梳理往年的数据,仔细对比自己今年的分数。多方查询,实地考察,通过亲戚朋友打听,获得最大的真实信息量。一味问别人的话,别人是不敢给你打包票的。毕竟填报志愿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出了差错,没有人能负责,只能靠自己。

9.填报志愿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如意,最终要给自己达成妥协,希望得到什么就去追求什么,该放弃的就要放弃。选择就是如此,不可能各项指标都称心如意。

10.山东省的孩子喜欢在省内火拼,不愿意出省,导致省内的学校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可能是因为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深受儒家的影响,观念保守。同样的分数,如果你愿意出省的话,很可能能上一个稍好一点的学校。

以上是我个人建议,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