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近高考,都别矫情

(2017-06-02 09:56:25)
标签:

教育随想

每到高考的时候,媒体上总会有某考生忘了带准考证或身份证,被好心的交警骑着摩托一路狂奔赶到家,一路闯了好多红灯,终于赶在开考前把孩子送进了考场,周围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这样的新闻很是无聊,其实,即使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都没有带,也是可以进入考场答题的。只不过,家长要在这一场考试结束前把准考证和身份证送过来就可以。面对这种突发情况,家长是有着充足的时间的,没必要让警察叔叔上演“生死时速”。

昨天还在微信里看到一个人发了一个消息,说是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希望朋友们转发,早日找到准考证上的考生。

这几年的高考,准考证都是考生自己打印的,掉了就再打印一张就行。有的聪明考生直接打印了三五张,就防止不小心遗失。

几年前还听说过这么个事。有个小区风景秀丽,有一条河贯穿而过。河里快乐生活着很多青蛙,一到晚上就会“呱呱”叫个不停,像一首动听的歌。不幸的是当年高考前(6月6日)的那个晚上,小区里很多考生的家长以青蛙叫声影响孩子睡眠为由,向河里投放剧毒农药,将青蛙悉数毒死。从此青蛙的叫声不再,小区里终于归于寂静。只不过我想问的是,这些毒死青蛙的家长,你的孩子考好了吗?

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的睡眠的确需要安静的环境,但青蛙这种来自大自然的叫声并不能算噪声,只要你生理正常,完全不影响。甚至你还沉浸其中,享受一番,睡得特别香。

还有一些家长,担心汽车鸣笛会干扰到自己正在答题的孩子,于是自发组织起来,用警戒线拦截路过车辆,提醒司机不要随便鸣笛。严重者与不配合的司机大打出手。

在这个问题上,国家是有规定的,在英语听力测试的时候,交警会戒严考场周边的街道,禁止汽车通过。因为英语听力测试是要在开考的前二十分钟必须完成,而要确保考生听到的声音清晰,就必须确保周边环境的绝对安静。连作为考场的教室都要关闭门窗和电扇。

但是非英语听力测试的时候,就实在没必要这样兴师动众了。偶尔的一两声鸣笛对于正在集中精力做题的考生而言,根本没什么影响。有时坐在考场里,根本就听不到。孩子自己也没有把这些事当事。

是我们的父母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只不过这种爱太过霸道,这种爱里有点损人利己的味道。这样的家长用俗语说,就是“合适干”。只要一件符合自己的利益,就会丧失底线,先干了再说。再这样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无疑会受到这种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对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好处。

家长矫情,有的考生矫情起来同样毫不逊色。

有的考生被分到了一个没按装空调的的考场,就歇斯底里怨气冲天。见了家长就说:“完了完了!一定很热,影响发挥。”

有的考生对家长提出了苛刻的饭菜要求,一日三餐,花样繁多,又是鱼又是虾又是海参又是鲍鱼,把家长累个半死。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确保自己的营养,以便能考出好成绩。

有的考生看完考场回来就大哭小叫,因为自己的位置在第一排,是自己

最讨厌的位置。家长问为什么,他说第一排离监考老师最近,自己会因此很紧张。

......

我想说的是:

考场上有没有空调,这算个事吗?多少贫困的山区的孩子从下连空调都没见过,冬天同样没见过暖气。他们觉得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家不也考出好成绩了吗?

高考吃个家常便饭,这算个事吗?多少穷苦人家的孩子啃着馒头就着咸菜喝着凉水,照样意气风发,信心百倍走进考场,考出优异成绩。

坐在哪个位置,这算个事吗?是你自己想得太多,监考老师不会多看你一眼的。凭什么人家多看你一眼啊?你长得好看怎么着?

矫情的孩子总有一万个理由为自己考不好开脱。这些孩子平日里也经常小题大做,环顾左右而言他。自身实力不行就是不行,就要老老实实承认,集中精力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王道。一味怨天尤人,只能是拒绝进步,再也难以成长。你到了考场里就是要全力以赴完成考试的,不是让你吹毛求疵耍性子的。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脆弱的人生越解释越无奈。

这样的矫情孩子的出现多半也有家长的一份功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切顺着孩子,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即使不好,也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时间久了,孩子摸准了家长的脾气,就会使劲折腾。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寄托,借此逃避现实。

高考不是开始,更不是结束。孩子的人生不要用一个考试来衡量,在今天这个日益多元化的时代也没必要。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从容应对。孩子的人生你可以计划但无法预测,你可以痛定思痛但绝不要悲观。

以我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认识以及大多数大学生虚度四年光阴的了解,我觉得即使孩子金榜题名了,也要告诉孩子“大学”不等于“成功”,好好珍惜四年时光,找准自己的前进方向,持续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孩子意识不到这一点,就会徜徉在高考的胜利中,难以自拔,甚至被大学这个被笑称为“养老院”的地方坑了你。

名落孙山,也不意味着成功就与你无缘。学个专长,步入社会,摸爬滚打,同样可以获得极其丰富的人生经验。

家长们,考生们,相信自己!看好自己!

自身拥有卓越的素质,你就什么都不用怕。是金子总要发光。

千万别矫情,不是那块料,怎么矫情也没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