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衡水中学
(2017-05-09 16:28:44)
标签:
教育随想 |
一大早,微信群里就看到两篇吹捧衡水中学的文章,说衡中是迫不得已,现实需求没办法,为普通百姓寻得了一个上升通道等等。
你先看看衡中的收费标准到底是多少?普通百姓能承受得起吗?刚在浙江平湖开的分校一年收费三万五,用这些钱来拼命掐尖挖生源,考出好成绩,有了好名声,然后在提高收费标准,如此循环。是的,衡中升学率很高,但这些孩子后来真正成为精英的有多少?
衡中引以为傲的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不能算是成功,考上清华北大只是暂时领先,我们不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将教育效果的考量放到孩子整个人生的尺度上来评价。人生三千米的长跑,在前一千米你领先,并不能说明什么。很大可能是你用力过猛,你已经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背后的选手虽然暂时落后却健步如飞,剩余的两千米可以预见你会被轻松超越。
举个例子,目前各行各业的精英,江浙地区占得比重都是很高的。这个大概率现象足以证明江浙发达地区的教育相对更好,更能为孩子一生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没有听说过上海苏州南京的高中有这样摧残孩子的。
当考上大学成了唯一的目标,一个孩子的其他素质的生长必然受到压制,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些损失在未来都会逐渐显现出来。
从高考升学率上来讲,衡中是孩子的救星;从一个人一生长远发展,衡中就可能会成为孩子的罪人。
而决定一个孩子未来事业高度的绝不是你高考考上了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而是你自身素质能不能持续发展,能不能对学习保持足够的好奇心,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自主学习。
喜欢衡中的人会认为,别扯什么素质,我们寻常百姓需要的是先考上大学再说。这也没错。但这是短视的。
个人观点以为,宁可上一个稍微差一点的大学,也要尽可能向应试教育争自由,让孩子的其他素质的发展能尽量不受到压制。长远来看,一个素养全面有自己的兴趣能保持持续学习的孩子是更有可能做出一番成就的。
以上纯属个人价值观,价值观千差万别,因人而异。喜欢衡中的,把孩子送去就可以了。
我们观点的不同不足以成为判断是非的理由。
前一篇:我不是在刻意怀旧
后一篇:纠结之时,排除法总能一招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