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家长和孩子特别迷信“学习方法”,对大言不惭的广告说辞笃信不疑。几年前疯狂英语的李阳来我们学校做演讲顺便推销他的英语学习资料,资料的封面上脸不红心不跳地赫然印着《五分钟突破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都能五分钟突破,那什么听力、完形填空、作文之类的,在五分钟之内搞定自然同样不在话下。这种吹嘘在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那里,一看就是炒作,就是骗局。怎奈,英语不好的同学看到如此神奇的资料名称,犹如在沙漠中饥渴难耐垂死挣扎之际看到了一汩清泉,蜂拥而至,瞬间卖掉了两大卡车。
结果你也一定想到了,别说给你五分钟,五个月甚至五年你也未必突破得了。

什么这个宝典那个秘籍,都是扯淡,谁信谁是傻瓜。
你最该相信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历经一路挫折磨难打造出来的超一流的素质。
我多次组织过学习经验的交流活动。有一次我带高二,就从高三请来一个学霸。讲完之后预留了问答时间。
一个女生站起来问学霸:“我英语单词背不过怎么办?”
我坐在后面差点气晕了,怎么能问出这种问题?单词背不过就继续背啊!
学霸的表情也是特别无语,但还是耐心回答:“你可以早自习的时候根据单词的发音对着字形认真朗读,然后默默背诵,这样效果比较好。”
那女生又问道:“可是我们英语老师说,默写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我再也无法忍受,站起来说道:“不管是背诵还是默写,这不是问题,这两种方法都是好方法,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关键是行动起来,是踏踏实实执行,如果自己不刻苦,不想下力气,只想偷懒的话,在这里探讨学习方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词这东西,只要你想记住,吃多少苦也会逼着自己记住。你想记不住,用再好的方法还是记不住。任何学习方法要想有效实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承认学习是一件必须吃苦的事情。”

我是不会给那些自己从不认真努力,总将自己成绩差归咎于学习方法不得当的同学留面子的。这些孩子平日里总是一副很无辜的样子,觉得自己很委屈,时不时给家长打个电话“妈妈,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方法不对,成绩还是不好。”电话那端传来了母亲忙不迭的安慰声“没事没事,只要努力就好。”
学习方法成了这些孩子推卸自己责任的挡箭牌,成了欺骗家长获取廉价同情的最佳道具。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真的努力了,成绩慢慢地一定会好转起来。记住,是一定的,是必然。成绩依然不好,那只能说明没有努力,或者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
学习的本质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效率的高低。更何况,如今很多学校管理严格,施行大一统的军事化管理,每个学生的时间都被控制得死死的。表面的学习时间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同时上课同时下课,呆在教室的时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成绩却有天壤之别,你就要看在这些时间里你都干了些什么?
我认为,衡量学习效率的唯一标准就是思考。

你只是坐在教室里,只是坐着,脑子没有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晚自习只是发呆愣神,临交作业了,拿过同位的胡乱抄上别人的答案,这能叫努力吗?
你的笔记记得令人感动,文字书写认真工整,活像艺术品,可是这有什么用呢?你只是写得工整而已,而学习的关键是这些公式或者答案是如何一步步用自己的大脑分析得来的。写得整不整齐真得没有那么重要,能不能自己独立分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写得工整,小学生也能做到。只是认真照抄,这叫努力吗?
很多孩子以为努力就是单词抄十遍,背诵的内容烂熟于胸,是的,这也是努力。但是,只是最低级的努力。如果你一天天的就是在摆弄那些仅仅需要背诵的知识,那你的学习效率也忒低了吧。都高中了,真正的强者的眼睛,就像数码相机,扫一眼就能过目不忘。记忆应该想喝稀饭一样简单。背诵抄写都是不怎么需要用脑分析的,高级的努力就是自己的大脑在做高级的思维活动。什么是高级的思维活动?分析、联系、总结、归纳、质疑。做到这些,你才敢说我是在学习。
因此,没有什么学习方法。遇到问题只要做到深入思考,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王道。
那些表面上很努力的孩子也是一天天忙碌,却从未真正涉及学习的核心。

任何一个学霸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可移植的。都是自己一路摸爬滚打,历经挫折之后自己觉悟到的。经历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同。以背单词为例,有的适合朗诵,有的适合默写。你的一味效仿不会在你身上有任何变化,因为经历不同,你没有吃过别人吃过的苦,你身上的气质底蕴达不到别人的高度,同样的方法在你身上也会失灵。因为你的毅力、你的坚持、你的专注度都是低人一等的。
所以,个人的素养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真正的强者执行普通的方法同样是高效的,因为他会思考,他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能逐步改进。一个弱者就算执行当前最先进的方法未来同样不会被看好。因为他缺乏思考,做不到持之以恒,遇到问题就想逃避。
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买了最先进的军舰大炮,甲午海战还是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士兵在大炮上晾衣服,所谓的英雄邓世昌在军舰上养宠物狗。就是这个道理。
与其苦心孤诣地寻找九阴真经式的狗屁方法,不如将目光聚焦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一天天疯狂生长。
你优秀了,你的做法也就成了优秀的方法了。
不是你用了优秀的方法才变得优秀,而是你优秀了以后才拥有了优秀的方法。
这个逻辑,你不能颠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