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者:吴非

(2015-11-11 11:47:44)
标签:

杂谈

   我之所以一直能对课堂保持兴趣,是在从教之初便发现:我每天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多数,或绝大多数,是教育学教科书上没有的。站在讲台边多多思考,就有可能认识到,教育教学观念的不同,其实是对教育的理解不同;一些人从教多年,仍然不知教育为何物,他们也许一直没弄清教育作为“事业”,和其他事业有什么不同。而只有站在讲台边,面对学生,你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重要。
    上课时,学生读书,有时我会走到教室后面,站在他们后面,朝讲台上看,想象着他们看到我的样子。他们希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希望这个人有恒心,有修养,有智慧。他们能有依靠,并逐渐成为想这个人一样的人。他们很想和这个人交朋友,他们每天到教室里来,就是想从他这里得到新奇,得到惊喜;下课了,他们走出教室时,脑子里开始思考新的有趣的问题。合格的教师根本不会把课堂当做什么战场,当然也不屑于把课堂当做考场。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每个人都在这里耕耘,包括教师。我说过,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学生一起学习。我这几十年对教育的认识和感悟,很多事在课堂上从学生那里获得的:我在教他们的同时,自己受到很多启示。
    教育要“立人”,学生在课堂上的样子很可能就是未来在社会上的样子;我甚至想到,就人生而言,学校和课堂也许是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了。
    有专家到中学听完课发表评论,说这位教师课上有个提问水平太低,根本没有必要问。前排那个男生的回答水平也不高,但这位教师竟然有些夸张地表扬了他;不可思议。于是,专家告诫:课堂提问要讲究效率,举一反三;教师备课时要多思考,要吃透文本;上课要讲究一点教学艺术......
    我不认同专家的意见,我不太了解这个班的情况,但我能以个人经验去判断,这位教学素养较高的老师问了一个看似多余的问题,也许有她的道理。这节课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她比我们清楚。也许,前排那位男生还有点自卑,他很想能学得好一些,他非常想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大多数问题他感到困难,他不敢举手。而讲台边是个“心中有人”的老师,这段时间,她在观察这个学生。她知道,这个班上,有几个同学需要一些“够得着”的提问,他们等待很久了,要想方设法给他们机会。今天这节课上,她看到这位男生专注的目光了,她想到他也许他在等呢。是时候了,于是,她随机多问了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问题。
    结果太棒了,那位男生回答了出来。她微笑着表扬了他,这可是他第一次准确而又创意地回答问题啊。
    就这么简单吗?故事可能还没结束。那个男生有点激动,回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把课上的经历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喜形于色,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吗?母亲悄悄背过脸,拭去泪花,只要鼓励孩子,就会有进步的,会有的。
    或许有人质疑:在一节课上,用两分钟是的时间,问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请一名水准不高的同学回答,这对其他同学来讲,是不是太不公平?这是不是一种教学的损失呢?
    也许他不知道,这两分钟对那名前排男生来说太重要了,他因为这两分钟而找回了学习的自信,而对其他同学来讲,同样有学习价值。在一个正常的“教学群体”中,未必有什么“学习竞争”,更多的是友情和合作。同学们也许早就发现老师有这种兼顾的习惯,他们看到了老师能平等地对待任何人,知道这也是值得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重视的是“人”。
   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损失。旅行者经常停下来等待掉队的伙伴。你如果看《拯救大兵瑞恩》时落过泪,那你同样应当想到:为了一个学生的进步,这位老师和全班同学停下来等了两分钟,仅仅两分钟。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课堂上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