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次不成功的首次见面

(2014-08-31 15:30:07)
标签:

教育

教育随想

    明天学生就要返校,虽说假期里检查作业已经见过两次面,但都不算正式。明天才是真正意义上我和学生的首次见面,他们会坐在教室里听我第一次讲课。
    这已经是工作以来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里,教了一年高一,三年高二,六年高三。回想起来和学生的首次见面的场景与心情却在随着自我的历练而不同。
    2005年我初登讲台,担任班主任。第一个任务就是军训,当时的我带着满脸的学生气,稚嫩的表现让拥挤在走廊里的家长们惊讶不已:“这么年轻啊!”我不知道这话是褒奖还是蔑视。学生也瞪大眼睛注视着他们期待已久的班主任。我有点紧张,说话语无伦次,缺乏教育内涵和素养的本质暴露无遗。几分钟后我就已经无话可说,茫然地在教师走廊里踱来踱去。有个姓乔的孩子始终在说话做小动作,提醒多变依然如故。我说了一句让我日后回忆起来很羞愧的狠话:”你小子老实点,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这就是当时的我,虽有一腔热血,但只知道硬管,没有智慧。
   2008年接手高三,当年高三是打乱重新分的,又要接手一批新学生。经过了高一高二我应经对这级学生非常熟悉,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的众人皆知的。拿到名单就开始向他们原来的班主任打探这些孩子的底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对这些孩子的成见。这是教育者的大忌。很多孩子分到新班见到新的班主任是带着憧憬决心改过自新,本想通过好好的表现改变一切从头开始,改变老师对自己的看法。没成想,一番好心被班主任打听来的惯性思维彻底毁灭。他们会想,反正老师认为我不是好孩子,哪怕我表现好也白搭,倒不如破罐子破摔。我曾经严重伤害了一个王姓的学生,我见面就说了几句很江湖的话:”到我这里老实点,你的底子很不干净!“
    那时的我总想着”治服“学生,多年后我明白,学生是永远治不服的。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你的教育就是零。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玩命干了三年,师生感情近乎淡漠,伤害多于感恩。
    每次想起这两次和学生的见面,我都后悔不已,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