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赋予春蚕以崇高的生命意义,但是他们同时也绝对不放弃对春蚕生命的充分利用,他们不但剥茧抽丝,而且把它的蛹做成了菜,甚至把它的粪便也做成了枕头,没有浪费一丝一毫。那种蠕动的小动物所需要的仅仅是几片树叶,它不给人类留一点点麻烦,只留下晶亮洁白的丝。这是中国人喜爱它的理由。人们把教师比作春蚕,比作蜡烛,就用这些拙劣的比方把教师固定在“吐丝”和“烛照”的位置上。
春蚕是没有骨头的动物。我不喜欢把教师比作春蚕,还在于教师是生活的创造者,而并非一直单调地吐一种一缕到底的东西;所谓“到死丝方尽”,又何尝不是“作茧自缚”呢?
仍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奉献。因为是奉献,才能显出他们的人生价值,才能显出社会的某种不合理,才能显出这个职业的悲壮。似乎这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这是要人去为之牺牲的一场苦难,是一条殉道者的路。
在中国,所有对教育的重视都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我们是一个言行不一的民族,功力的民族,甚至是享乐的民族。为了享乐,我们坐看绿洲变成沙漠,甚至不惜竭泽而渔,每个人都希望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想春蚕一样默默地吐着有用的丝。
我们总是错误地把教育当做蚕桑业:只要桑树不死,就有美丽的丝绸。如果有一天,这些无知的蚕有了知觉,懂得精神变动力,可以连桑叶也不要吃,一经表扬,立刻吐丝,那将是多么美妙的时代啊!
权贵的子女几乎不可能当中小学教师,他们大多愿意继续成为权贵,也不大可能去做春蚕的。——人们啊,拿出勇气,来承认这样的现实吧!
我们教师不是春蚕,我们是庄严的劳动者,而且是爱的使者,因为有我们的工作,孩子们变成有感情的人,懂得会尊重人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