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自习是一幅画,一幅静态的画。我经常驻足窗外,欣赏此画,感动顿生,心中涌起奋斗的力量。
可是,画面中时常出现不和谐之处,下午的小自习,G和L就在偷吃橘子,被捉了个正着。对于两个人的行为,我深感惊讶,与我平时对二人的印象多少有些不符,二人总体上还是听话的。这说明我们对孩子的认识一定不能主观化,要多观察,给予客观的评价,才能获取对他们正确的认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让二人站到了教室外,二人对我的决定稍感突兀,这与我一向温和的态度有点不符。见我真生气了,二人有点紧张。G是一个逃避苦难的孩子,面对繁重的学业,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霸气,整天舒舒服服地生活着,吃好喝好睡好,绝不亏待自己,学习上自然不会深入思考,总是浮于表面。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始终呈现随遇而安的态度,不急不躁,抱定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理想。鼓励她拼搏奋斗,她也只是点头称是,要想付诸于行动,是很难的。你的要求一旦超出她的容忍范围,她又很可能排斥,走向逆反的极端。你要对她松一点,她会很高兴,因为这正契合了她的行为方式。怎样激活她勇挑重担的责任心,是我近期很头疼的问题。
罚站的时间里,二人学习反而很认真,这不过是特殊场景下的特殊状态。不过也好,让她们认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学习。惩罚应该以拯救为目的,希望二人明白老师苦心,重视学习,刻苦不息......
借此我在班里强调了纪律的要求,安静是绝对的,没有任何商量的。可是我刚走出教室,和她们两人交流的几分钟里,C和W又在指着政治课本上的一张照片嬉笑,这可是我刚强调完啊,我忍无可忍,叫出二人,挥拳相向,不幸的是一拳砸在了W的拉链上,垫破了我的手,鲜血从指间渗出,我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只是内心在哭泣。每次打完学生我都会陷入深深的后悔之中。
面对此等教育困境,我不会妥协,不会放弃,我始终拥有一颗“好胜不死”的心,我相信:严格要求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