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纬度的自然带变化依然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2013-10-30 14:55:02)
标签:

专业研究

教育

    低纬度的三个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和热带沙漠带,南北更替,东西延伸,完全符合纬度地带性的定义,自然主导因素就是热量。
    不过有很多同学提出异议,三种自然带的热量条件差不多,而水分条件差别巨大,故水分为主导因素,地域分异规律应该是经度地带性。
    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表面上看,的确是水分不同。殊不知三个自然带的降水差异是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不同造成的,而气压带、风带不同又是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造成的,根本还是热量的差异。
    你肯定会问:“那么中纬度地区由于水分差异的不同形成明显的经度地带性,也可以归为太阳辐射为根本因素了?”
    当然不能这样说。因为在同纬度地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应该是一样的,但由于海陆位置不同,盛行风带来水汽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影响完全不同,沿海接受的水汽多,降水多;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导致景观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变化,完全是由于水分不同造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