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命题精神:借助材料让同学们整合知识

(2012-11-13 11:24:42)
标签:

教育

    目前很多同学对高考的认识很不到位,还停留在单纯背诵记忆照搬照抄的水平上。做题过程中很明显暴露出对材料的不重视,甚至熟视无睹。总想凭借课堂老师所讲及自己大脑的记忆来解决问题。“融入考试情境,穷尽图中信息”的思想一时间很难深入学生的内心。

    基础知识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高三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回顾理解教材上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没有这些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谈解题能力无异于空中楼阁。因为在做题过程中一定会调用平时课堂上讲过的基础知识。但我们绝不能把追求基础知识的掌握当成学习的最终目的,这一点必须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只是能力培养的一个前提,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要面对具体的题目,目前高考的出题方式非常灵活,材料的呈现不会受到教材章节的限制。一道综合题四问,每一问都有可能考察不同的角度。更有甚者在一问中就会牵涉到两个甚至多个知识点的使用,像是在玩穿越。学死了的同学会很不适应,对这种大幅度的跨越很不理解,或是没有足够的心理来接受。导致预想不足,被自己大脑中的无形的圈圈框框所限制,把握不好题意。文字写了不少,在点上的太少。

    看一个例子:

   

    阅读图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命题精神:借助材料让同学们整合知识

高考命题精神:借助材料让同学们整合知识

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

 

 

    问题: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此题难度不大,却很好的展现了高考的命题精神。给了两幅图,一幅是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流向图,一幅是中国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流向示意图。平时的学习是绝不可能把这两种转移并列在一起的,但命题时就可以借助材料把二者天衣无缝的连接起来。需要同学们认真读图,提取相关信息,然后组织语言描述出来。至于原因的分析就需要调动同学们大脑中的基础知识来解决。整合的能力被凸显出来,抬升到相当重要的位置。整合的前提当然是熟练掌握。

    答案如下:

   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没有转移。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转移;向国外转移最少。迁移成本较低;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

    同学们,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借助材料对知识的整合。整合就是你能力的集中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