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

(2012-02-21 09:19:59)
标签:

教育

   也许是我的学识浅薄,所以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问题。臭氧本身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在常态下即可分解为氧气,根本不需要什么氟利昂的催化破坏,地球臭氧层中的臭氧每时每刻都在分解。之所以臭氧层任然能够存在,是因为臭氧在不断分解的同时还在不断生成。太阳所发出的短波紫外线与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作用就会生成臭氧,地球的臭氧层根本不是全靠雷电制造出来的,一次雷电所能合成的臭氧实在太少了,对于地球的需要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加之臭氧不断的分解,雷电所制造的那点臭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按照这点假说,地球上的臭氧层厚度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太阳活动越激烈,臭氧层就越厚,反之则越薄。如果地球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的臭氧层几乎会消耗殆尽。

 

  极地的臭氧层空洞正是由于极夜导致太阳光照射不到大气层所造成的,由于大气中的臭氧在不断分解,而又没有新的臭氧补充,所以会出现臭氧层空洞,如果没有预料错的话,两极的臭氧空洞是在进入极夜后开始出现的,最大的时候是在极夜快要结束的时候,然后经阳光照射大气又开始合成臭氧,臭氧空洞随即渐渐消失。但由于两极的阳光较为微弱,所含紫外线较少,所以所合成的臭氧也很少,两极的臭氧层是地球上最薄弱的地区,这点我暂时还没有去查资料,些许小事也不值得花多少心思研究,具体的论证可以由感兴趣的朋友接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