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室的异响

(2012-02-15 08:07:54)
标签:

教育

    开车的人或许知道“汽车异响”(汽车的非正常响声)一说。汽车的很多故障都是通过异响表现出来的;异响是现象,故障才是本质。听见异响,就要及时排除故障;否则极易造成重大机械事故直至车毁人亡。这是汽车时代里的生活常识。

教室里也有“异响”吗?有。

有“吃”发出的异响。有人把早餐带到教室吃,吧嗒吧嗒,与读书声音极不谐调。倘若带进的是武汉的热干面,则“异响”之外还有令旁人恶心的异味。有人在教室吃零食,响声不至于传遍整个教室,但一定会钻进前后左右同学的心里。

有“喝”发出的响声。多喝水,好!但上课时喝,上自习时喝,随手拿起就喝,咕咚咕咚的;喝完之后,自习老如厕,又是咚咚咚咚响啊!开门关门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有人不喝而吸,那异响更是丝丝清晰,口口真切,声声悠长,令人叹息。

有“玩”发出的声音。过去游玩电子游戏的声音,现在有玩手机的。手机振动,响声不够显摆;一声短信抵达的脆响,可以引来多少钦羡与惊叹!

有“乐”发出的声音。有人自习、上课总想把“快乐”传染给他人,嘻嘻哈哈不已;乐极生悲,有人又想让人怜悯同情,唉声叹气不停。当然,不少人是目中无人,把教室当作疯闹、打斗的场所,肆无忌惮地用尖叫、怒吼侵占公共空间。

显然,教室不是“吃喝玩乐”之地,“吃喝玩乐”之类的异响虽然难以“消音”,但在认识上是容易“消音”的。难“消”的是各种不良习惯造成的各类声音。

有人习惯坐着摇晃,于是晃腿的声音、晃椅的声音、晃桌的声音,汇成“晃动交响曲”;

有人习惯于胡乱堆放,于是掉瓶子的、掉书的、掉笔的、掉文曲星的,共同演奏“丢东落西摇滚乐”;

有人习惯临时拿东西,不习惯事先备好文具、书籍;于是,这些人翻箱倒柜的声音那真是此起彼伏,此伏彼起;

有人习惯于跟自己过不去,一时看不懂书就摔书,一时算不出题就摔笔,一时想不出问题就打自己的脑袋……真正的自戕戕人!

有人习惯吵闹,不习惯安静。他们耳聪目明,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蠢蠢欲动,左顾右盼,东张西望,还变着法要闹出点动静来以便“共享”他们的发现。

有人习惯在独立思考、静心作业时发问,一看书就问,一做题就问,凡需要独立作业时他们就想问;偷着问,躲着问,悄悄地问,笑嘻嘻地问,顶着众人反感问,冒着被逐出教室问;问题,问字,问笔,问时间,问“做完没有?”问“你手酸不酸?”问“他脚臭你闻到没有?”当然,这些人不会向课本发问,不会向自己发问,不会存疑,还有一点就是:绝对不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你希望他(她)改变,他(她)说“不习惯”。

从制造“异响”的个体看,毫无疑问,他们的生活习惯有问题,他们的学习习惯有问题,他们的注意力有问题,他们的自控力有问题。当然,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智商和情商都太低。他们不知道经常闹出动静既害人又害己,更不知道影响了他人和集体会更严重地摧残他们自己,而且他们绝对想不到最需要安静的是他们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