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控旺”

(2024-02-27 10:59:40)

即将过的这个冬天,是一个雨雪明显偏多的冬天。

这个冬天,虽然也有较明显的寒潮天气关顾,但由于小麦是被积雪覆盖着,没有造成太严重的伤害。估计这个冬季气温平均下来,又会是一个“暖冬”。

现在,几乎整个黄淮麦区的小麦田都不缺墒,除晚播小麦外,多数小麦生长良好,群体适宜或偏大(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和小麦丰产“架子”)……这样,“控旺”和“控旺”的声音又来了!

为什么要“控旺”?为什么不敢继续促?

怕倒伏!

“怕倒伏”!每逢遇到这样有小麦高产苗头的年份,“控旺”的声音总会出现,甚至很多人,不问品种、不问类型,看到了偏大的群体和较旺的麦苗就要“控旺”!和“控旺”!

我们希望年景好了,但好年景来了,我们又怕了!这都很矛盾啊!

为什么?

是品种的事儿!

是品种给更多人、更多小麦种植者及栽培家们留下了小麦“群体大了、长势旺了就有倒伏风险”的印象;而实际生产上也正是这样,高产与倒伏相关联!高产与倒伏就是一对矛盾!小麦高产年份,就是小麦倒伏发生或“大发生”年份。

是不过关的品种,给小麦生产者、农民,特别是小麦栽培家们制造了麻烦、甚至添了乱。

“控旺”,除了可能控制了小麦倒伏倒伏外,也控制了产量!

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小麦们在干嘛?

它们是在进行长根,分蘖、长叶、长节间,和长幼穗。这么多的“长”,都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需要较大的绿色面积来支撑,此时的“控旺”,是我们不仅没有为其生长“添砖加瓦”,反而还在给其“撤火”,最糟糕的是镇压!

受此折腾的小麦们此时会很不高兴,但没办法,它们说了不算,是我们说了才算!

最终的结果是,小麦没有倒伏,但哪一部分器官都没有正常长好,穗子也变小了,高产年份产量不高。

为什么穗子小了,产量不高?

拔节期的“两极分化”,是小麦一生植株养分竞争的最激烈时期,此时养分储备不足,分蘖不能成穗,幼穗发育不能顺利展开,发生小穗退化、整个穗子秃尖、缺位现象就会随之而来,更甭说此时还要抵御什么倒春寒了……

为什么会这样?

是我们品种类型有问题!

是类型自身就充满了“矛盾”。譬如,节间、叶片遇有适宜环境时就没有节制的猛长,造成了养分消耗过多,植株营养体过大,掠夺性增强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这样,人们没办法了,才要“控制”和“控制”!

入冬前,我们有一块正常播种期的麦田也追撒了肥料。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干?

因为,我有口号:全生育期就一个字”促“;得机会就“促”!没有“控”!

我们要看看,这样的类型,遇到了我们这样的“方式”,最终它们会被我们折腾成什么样?

改变观念,或者说是改变遇到好“条件”就习惯性的一个劲儿“控制”的做法,首先应该从育种人做起、从不同的品种类型做起!

说说“控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