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8、联合大查房(2012-09-26)

(2012-09-29 13:09:49)
标签:

杂谈

我们工作的医院叫Hôpital de l'Amitié Sino-Guinéenne(中几友好医院),而当地人更喜欢称这里是Hôpital Kipé(吉贝医院)。因为这儿位于科纳克里的吉贝地区,首都的一个近郊区,相当于北京的顺义或是大兴,而我们的医院是吉贝地区唯一的一家医院。当然,私人小诊所要除外。

首都只有三家几国卫生部直属的公立医院:东卡医院、亚斯丁医院和我们。论占地面积和医疗实力,东卡首当其冲,病床数和门诊量都最多,名气也最大;论建院年头,亚斯丁资历最老,妇产儿科有专长;而论硬件设备,那就要算是我们了,中国援建,大户儿人家。在我们医院,有全国仅有的两台CT机之一,还有B超、胃镜、手术室C型臂和各种生化检测仪,仪器设备可谓首屈一指了。不过谈到这里,总要再多提一句在冈瓦炎市场附近的那家由黎巴嫩人开的私人医院,大家都叫它“法国医院”,医院里有全国唯一的一台核磁共振检查设备,因此很有名气。

由于我们医院是新建开业不久的,虽有先进设备,但医疗人才匮乏,加之地处近郊,宣传力度不够,故而名气不大,病源自然不多,门诊量和住院病人数都远远不尽如人意。

幸许,是病人少、医生少的原故,医院有条明文的规定:每周三上午,院长要带领医院全体医生进行“内外科联合大查房”。当然了,有可以另有解释,院长Kamala——这个又高又帅的非洲老头,深受“全科医学”理念的影响,想从全方面严格要求每一位在职医生。

要说医生少,偌大个医院仅有正式医生几方十几个、中方十几个,的确可谓少得可怜。可是,要凑在一起去查房,二、三十人不止,那也是个勃然庞大的队伍。每周三上午,这算是医院的一景儿了。

每个临床科室都要走到,每个病人都要到病床前去看、去问、去给出指导性意见。经主管医师介绍病情,上级医师作以总结,院长频频过问,涉及到其他科室的内容还要听取相关意见。一步一步地,倒也是有条不紊。就连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的医生也要陪同查房,就地诊断,就地联系下一步的辅助检查,就地给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颇有一点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效果。只不过,这一查就是一上午,甚至中午都要搭进去。时间长了,脑子的确有点乱,腿的确有点软。但是,“联合大查房”所起到的临床督促和指导作用,还是颇为有效的。

这样模式是我以前没见过的,很难说是好是坏。或许,喜忧参半吧。不知道,对其他医院是否有借鉴意义。但是,至少目前在中几友好医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临床查房模式。值得坚持!

 

http://s14/bmiddle/938ac46cgcad0278daecd&690
http://s12/bmiddle/938ac46cgcad02861486b&690
http://s13/bmiddle/938ac46cg7aae6a5c74a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