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宝宝学会说“脏话”了怎么办?


标签:
百体(baiti)王宏燕宝宝幼儿脏话健康 |
分类: 百体心理 |
天真无邪的宝宝有时会从嘴里蹦出一些令人惊讶的、无礼甚至粗鲁的词语,这让很多爸爸妈妈会感到紧张和担忧,生怕孩子从此学坏。到底宝宝说的“脏”话是从哪里学来的?对于已经学会说“脏”话并屡教不止的宝宝,我们该怎么办呢?百体(BaiTi)记者携此问题采访了晨帆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王宏燕,谈了她的看法和建议。
王宏燕老师说到,其实,在宝宝学语言的最初阶段,通常是靠模仿。孩子不文明的语言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因为宝宝还没有分辨语言好坏的能力,只会无意识的模仿成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虽然成年人由于太习惯了,可能没有察觉自己说话时的情绪反应,但是小孩子往往会很敏锐的捕捉到这些信息。通常,人们在说“脏话”时,情绪是爆发式的、直接的,带有攻击性和释放感的,这些情绪和感受其实孩子们有时候也非常需要。而在说一些正经话时,往往人们的情绪是内敛、含蓄、理性而控制的,而这些恰恰不是小孩子所擅长的行为模式。所以,孩子在长期的语言模仿学习当中,会很快学会说“脏话”也就不奇怪了。
王宏燕老师认为,假如您的宝宝偶尔学会了一两句脏话,首先不要过分担忧,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时,会作出强烈的“禁止”反应,但往往并不见成效,反而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说脏话能够使大人更加关注自己。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和解决方法,王宏燕老师做了详细的解答:心理学的行为疗法认为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强化,表扬是令人愉悦的正强化,批评是令人痛苦的负强化,这两种强化都起到固定、加强行为的作用。如果希望这种行为消退或消除,父母最好是不理它忽视它,久而久之没有人强调和关注这个行为,那这个行为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会自动消除。
另外,当发现宝宝出口成“脏”时,与其一味的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找出其说脏话的根源,尽量让孩子远离或少接触不良的环境,为他创造一个文明的环境。如果遇到有人有意教孩子说粗口,应郑重警告,尽量让孩子远离这些环境,否则,在不断的强化中形成习惯,就悔之晚矣了。
相关视频:
查看更多王宏燕专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