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过程:“行动者-规则体系动态模型”之五种改革策略类型-下【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4-01-29 08:42:05)
标签:
创新产研结合 |
分类: 管理时评 |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接上《企业重组过程:“行动者-规则体系动态模型”之五种改革策略类型-上》
类型二:场景规则改变策略。变革者在场景规则(如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基本组织原则、企业文化规范等)改变策略方面具有优势。他们通过强调其中的某些规则,甚至在过程中有意识的通过舆论等手段将这些场景规则向特定方面塑造,达到对反对者的行为规制,以获得重组规则方案的通过。如对战略进行修改或强调、夸大市场竞争状况或组织当期机会损失和长期风险成本等,都会有利于更为激进的重组规则的通过。
类型三:格式因素影响策略。行动者通过对格式因素(如利益、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以达到改变其它人员心理和态度取向。以改革者为例,他们可通过对某些关键的影响者许诺,或通过薪酬体系调整对某些行动者进行补偿等,改变这些行动者的心理预期和当期经济利益等因素,以获取他们的支持。反对者或抗拒者为扩大阵营,当然也会通过沟通、小道消息等方式影响人际关系、情感、工作压力等格式因素,进而使观望者变成消极者、消极者变成反对者。
类型四:人员区隔策略。该策略主要为变革者所用,其他类型人员缺乏实施该策略的角色资源。通过对人员的重组并改变相互间的利益关系,把人员隔离开、甚至解雇,以避免反对者对其它人的心理影响,从而降低其对重组工作的反对作用。
类型五:风险成本机会性利用策略。变革者有时要使得现阶段规则运行的某方面成本出现,甚至夸大该成本的程度,以便于将重组工作推向深入。此外,变革者在权衡组织风险成本时,可能故意留下某方面的运行成本风险(如生产中的成本问题或经营中的某些问题),而不是进行全面控制且控制到很低的程度:这也是为通过成本的凸显,达到改变场景规则等因素,从而实现向更深入方向推进企业重组的需要(相关研究参见《一次成功的组织蜕变——强任务导向组织设计的方法与实例》一文)。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