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组织管理视角,看企业的管理单元演变过程和管理模式选择【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3-09-25 10:00:04)
标签:

产研结合

发展

分类: 管理时评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对企业而言,变化的类型与程度直接影响管理模式选择,管理不仅处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检测和调整着内部各管理单元的状态。管理单元,既包括各类资源和主体,也包括各种活动。在企业中可管理单元的识别与匹配,是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模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参见《强任务导向组织设计的方法与实例》一文)。

从环境变化看,企业组织管理演进与管理单元变化

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从组织角度看,不同管理对象在稳定性上的差异是科学管理出现的动因之一,它的出现使人员以岗位这种相对稳定的方式被具体管理着,从而对改进企业组织整体稳定性、提高效率发挥基础性作用。此时,外部环境变化有所增加,但仍相对稳定且可预测性强,科学管理引入后的企业内部可管理单元也随之有效增大。从企业层面看,以整体业务流程为对象的管理模式占据主流,集中计划管理方式是主要管理手段,企业制定长期稳定计划成为可能。由于企业同时经营和生产的产品/业务类型少、差异小,以流程为对象与以业务为对象基本重合,因此很少发生流程与业务在组织设计上的冲突。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企业规模庞大且业务类型繁杂,业务间差异明显增大;同时,外部环境变化迅速且可预见性差,定制化与小批量需求日益盛行,并使得在同一业务上的工作要求差异越来越明显。此时,完整流程作为稳定的管理单元已严重不适应,各种组织和管理手段如按业务类型组建事业部、流程重组、项目管理等开始被更广泛运用(相关研究参见《案例:大院大所在集团科技体系新定位下的组织转型——组织架构的多级设计逻辑与过程》一文)。

从组织管理演进,看管理单元变化规律与管理模式选择

外部环境变化越深刻,企业内部的稳定管理单元就越小,它们呈现一定的反比变化关系。构造适应外部千差万别变化的内部单元必须足够小,其稳定性才真正能满足管理需要,这样也才有无限的组合方式与外部变化相适应。而依现有的组织和管理理论看,企业中最小的稳定单元是活动,它是比业务对象、流程、岗位等都更加细小的单元,因此可以说它是组织设计中的“原子”。

在企业中,当可计划的管理单元很大时,计划方式就是稳定性最高的方式;但当可计划的管理单元很小时,项目管理则是适应该环境的更有效方式,因为计划对象缩小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含义是结合特定项目对流程、资源和岗位进行设计和匹配);当可计划的管理单元在同一业务的不同环节大小不一时,如设计环节与生产加工环节,就需要在企业内同时使用计划管理和项目管理两种方式。——当然,如果仅通过管理单元的变大、变小已无法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时,就像企业面对科技创新工作时,那么组织逻辑就需开启新的变化维度(相关研究参见《有组织的科研,特殊在对“变”的组织》一文)。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