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实施体系中的三大矛盾:项目成果的“远与近”【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3-01-19 09:00:20)
标签:
产研结合创新发展 |
分类: 创新发展 |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实践问题通过理论认识转化为专业设计任务,是科学推演解决方案的关键步骤,也是问题导向思维的具体内涵与实际运用。
科研项目实施体系,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构成,也是各项体制机制改革成果的试金石。从当前改革需要看,明晰科研项目实施体系的设计任务和解决的原则与方向,不仅是自身构造需要,更是比选和验证各类创新性改革方案的重要评价标准(相关研究详见《科研项目实施体系:设计任务与解决方向》一文)。
项目成果:远与近
创新发展方式本是一种更高级的发展模式,创新成果有节奏的出现是追求也是要求。但我国企业当前的科技创新,很多是在传统发展模式走不下去后的被动之举,导致远和近都需要它:未来需经其图强,当下需籍此求存。
如何兼顾远近之需?高创图强、低创救急,是很多企业的解决思路。前者含较多基础研究成分,技术距离长;后者以工程化研究为主,技术距离短。由于两类项目关联度低,在实施中主要以两类资源、两套体系方式来完成:中央研究院或直属科研院所推进前者,二级或三级业务单位负责后者。本应互不干扰、简洁高效,但该模式当前却普遍出现高的上不去、低的快不了——似近实远、陷入持久战。如某电信科技企业凭借信息技术领域优势欲在工业场景开展应用创新,但作为应急之需则很可能是个陷阱:做小了,没商业价值;做好了,同样需要大量应用研究、工程实践、甚至新技术线和个别基础研究突破,也是高创新、大项目、长周期。实际上现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类似情况,根本原因是低创新、微创新时代已过去,低创救急方式时机已失(相关研究参见《一个中央研究院的历程——集团创新体制改革20年的反思》一文)。
从理论视角看,项目成果的远与近,属任务结构设计中任务关联模式选择与构造问题。如同业务结构中有关联多元化和不关联多元化之分,不同科研项目在技术发展和科技资源使用上是否存在关联、怎样选择关联类型、如何构造与实现关联,是对科研项目进行任务结构设计和诊断分析的重要维度。
不同于国内企业,远和近两类项目在一套技术发展和组织管理体系内开展,是国际优秀科技企业的基本做法。该模式下,近是远的当前应用,远通过近不断迭代趋于成熟,做到近是真近、远是真远,且近而不低、远而能及。
从当前技术发展和商业环境看,不同科研项目正在走向强关联,没有可以独立于高创项目的低创项目,所谓低创项目实际是高创项目的“枝叶”——俗称“沿途下蛋”。两类项目用两类资源在两套体系中运行的模式不再适用,企业面临的设计任务是:必须在一套技术任务体系里解决远与近,进而在该解决方向下思考和完成两类项目成果的技术关联、资源关联、经济关联、管理体系关联等一系列设计工作(相关研究详见《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模式转型:从“技术目标模式”到“业务目标模式”》一文)。
(未完,待续)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