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发展战略规划:集团一级规划对象——业务创新发展体系【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10-29 08:57:43)
标签:

产研结合

创新

发展

分类: 管理时评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接上《创新发展战略规划: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规划——业务目标模式

继“抓重大项目实施、抓科技体系建设、抓激励机制设计”之后,“抓创新战略规划质量”,正成为更多企业推进创新发展工作的又一重要抓手(相关研究详见《集团科技体制改革思考维度:三类技术任务及其配置》一文)。

集团一级规划对象——业务创新发展体系

业务创新发展体系,是集团创新发展的抓手和总纲。

业务创新发展体系是创新发展方式下企业的完整业务体系,由多个产业、多项技术及其二者发展与结合关系构成(表达方式如下图)。

创新发展战略规划:集团一级规划对象——业务创新发展体系【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对创新发展企业来说,业务创新发展体系既是企业的战略地图,也是企业的经营地图,统括企业各项发展性工作——提供了从创新项目到创新产业、从研发体系到运营体系、从业务活动到管理活动的一级行动指引。因此集团的一级运营任务也将转变为对该体系的发展与执行:年度计划分解从这里开始,研发线和各运营条线接口由它界定,年度经营预算分配以此为据……原产业运营体系常规任务则成为二级任务或分项任务(相关研究详见《产业创新发展系统:案例与表达》一文)。

新范式下,业务创新发展体系具有更快创新节奏,产研结合更紧密。

老范式仅战略性结合,是“慢创新”,表现在业务创新发展体系图中(如以本示意图为例),则是每阶段时间跨度较长(3~5年以上)。而那些没有创新的企业,业务创新发展体系直接退减为产业发展体系——无需把科技发展作为并列内容纳入到规划模型中思考。

新范式为经营性结合,是“快创新”,表现在业务创新发展体系图中(仍以本示意图为例),则是每阶段时间跨度较短(1~2年以下)。业务创新发展体系呈“网络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下,快创新的稠密、慢创新的稀疏。具体规划时,集团应结合各产业及相应技术发展阶段与竞争环境,以及自身科研力量、战略重点和阶段安排,该快的快、该慢的慢(相关研究详见《产业创新发展模式——T++与快创新》一文)。

形成高质量的业务创新发展体系,是高质量规划的关键。

集团科技创新规划的一级规划对象是业务创新发展体系,但规划的重点不是仅形成一个这样的体系(因为慢创新也有),而是形成一个符合快创新特征的高质量业务创新发展体系。

快创新的业务创新发展体系,须具备特定的内在构造特征,也有其具体规划方法。仅从单一产业、单项技术层面不足以实现快创新,只有在集团整体的业务发展体系层次,才能构造出快节奏的创新空间。具体而言:

- 形成多技术线创新对单产业线发展的支撑,并以间续运用方式加快产业创新速度——老范式下需要各技术线都达到最终目标后再运用到产品或业务上,结果技术线越多新产品推出就越慢;

- 通过多产业运用实现对单技术线发展的支撑,并以业务拉升技术方式提高技术成熟度,进而通向重大项目的最终实现;

- 运用中间体思维,构造渐进发展过程——避免因缺乏业务中间体(阶段性创新目标物)设置,而导致技术不达到某种较高状态就用不上、但要达到又需要很长时间的两难局面。尤其是对新产业或全新产品来说,这一点更为至关重要。当前一些集团,自己缺乏这方面的思维和能力,却转而采取“降维行动”,逼着科研单位自己去转成果、搞孵化、一路走到底——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能级下小创新或许可行,但大创新一定出不来,大产业也必定会做成小项目(相关研究详见《集团科技创新体系构造:9个“1”工作框架》一文)。

(未完)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