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企业创新规划问题:小项目散、大项目远,如何转变规划范式?【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10-27 08:53:43)
标签:

产研结合

创新

发展

分类: 管理时评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接上《“两弹一星”的举国体制是否可复制?——从业务治理体系视角看

某集团两年前刚完成五发展规划,今年又提出制定“新三年规划”……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类似情形:现行规划不管用,下一个五年规划又等不起,迫切需要一份高质量规划统御当下创新发展行动。继“抓重大项目实施、抓科技体系建设、抓激励机制设计”之后,“抓创新战略规划质量”,正成为更多企业推进创新发展工作的又一重要抓手(相关研究详见《创新发展战略:如何提高规划质量》一文)。

提高规划质量,转变创新发展模式和规划范式是根本

当前规划质量问题突出表现为:小项目散,大项目远。

小项目分散,形成不了大创新;大项目高远,投入大、推进慢、管控难。目前小项目多在集团二级、三级子公司的技术中心或科研单位中开展,而大项目主要由集团中央研究院或一级技术中心完成。面对两类科技项目,如何提出高质量的规划,集团科技部门普遍感到突破乏力(相关研究详见《重大科技创新:如何穿越“无人区”》一文)。

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性手段”还是“经营性手段”,决定企业不同创新发展模式和规划范式。

从产研结合方式看,有两种创新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范式:一种属战略性结合,即把科技创新仅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手段加以运用和规划;一种属经营性结合,即把科技创新同时还作为产业竞争的经营性手段加以运用和规划。

前者,纳入规划体系的科创项目都是重大项目,目标是用几年或者更长时间形成新产业、全新产品或对现有产品(产业)进行重大技术升级,而这期间一般不会有成果作用到当前产品上——对当期经营没贡献,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型集团普遍采用的创新发展模式。

后者,也要对技术方向和重大项目进行规划,但不止于此:还要结合产业经营需要对重大项目进行路线设计和子成果分解,形成对未来各年度产品技术竞争力有明确贡献的小项目体系——科技创新是战略手段亦是经营手段,近年在国外优秀科技创新企业中已不乏成功实践(相关研究详见《面向创新的运营》一文)。

转入新范式:小项目能走大、大项目能化小。

目前集团里小创新项目一般不纳入规划范围,主要是由二级、三级子公司在集团组织下以逐年申报方式产生,所以与大项目间往往没有规划上的联系或技术路径依从。

由此完整看当前集团科技项目规划体系构成:老范式在集团内根深蒂固,是主体——所以有那样的大项目;新范式在集团内渐有萌芽,但仍处于自发状态,是补充——所以有那样的小项目。要提高集团科技创新规划质量,根本在转变创新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范式。

转入新范式,小项目的产生方式变了,大项目的执行方式也变了。所以大项目不再远,大项目的今天是小项目;小项目也不再散,小项目的明天有大创新(相关研究详见《创新发展规划:短技术周期下竞争结构与发展方式》一文)。

(未完)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