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创新理论看科研院所“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兼评“一院一所模式”【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07-29 08:16:14)
标签:

产研结合

创新

发展

分类: 管理时评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西安光机所的创新发展模式,曾作为成功经验在陕西省被总结和推广,全国主流媒体也进行过集中报道。但究竟如何认识“一院一所”模式?这里,复斯专家站在科研院所转制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发展理论角度,分析一下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一体化模式”。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后简称“西北院”)这些年来综合收入增长很快:2006年、2008年和2010年连续突破10亿、20亿和35亿元;2011年到2015年也是逐年增长,从45.5亿元到94.33亿元,并在2021年达到169亿元。这其中,每年大约含有3亿多的科研收入(多为纵向课题),其它为产品销售收入。这么快的速度是怎么做到的?该院归结为重要的一条:“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这一发展模式特殊吗?

西北院所说的一体化模式是从整个院范围看的,该一体化模式对转制科研院所而言一点也不特殊,尤其是民品类院所。“产业化”一直是科研院所转制以来的基本发展思路,从转制时起便开始进入科研生产一体化模式,结合实践过程看先后出现过6种一体化模式(相关研究详见《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组织体制与组织架构》一文):

模式1:专业组(或课题组)向产业化业务延伸——专业组混合模式

模式2:二级科研主体(研究处或研究室)组建生产中心——生产中心模式

模式3:二级科研单位创办产业公司——三级产业公司模式

模式4:院所本级创办二级专业性产业公司(多为一个二级科研主体对应一个产业公司)——二级专业公司模式

模式5:院所本级创办二级平台性产业公司(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产业公司统一转化各二级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二级平台公司模式

模式6:产业公司内建技术中心,由产业公司在其内部进行产研一体化——产业公司一体化模式

西北院有15个研究所(中心)和20多个控股(参股)公司,以二级专业公司模式为主(模式4),如西部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粉末冶金研究所、西安九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与生物材料研究所。具体看,实践中对该模式的做法也有一些细微差别,产业公司和二级科研单位在机构与人员上有的是真正相互独立的,有的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同时,西北院有少数产业公司也在建技术中心——即在意图上含有一定成分的产业公司一体化模式(模式6)。

因此,西北院实际采用的“一体化模式”不仅在转制院所中不特殊,甚至还早为很多院所尝试过——但由于该模式问题较多现已被很多院所抛弃。如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转制后采取的就是该模式,直到2007年前后陷于严重发展困境,但非常可贵的是该所2010年后实施以主营业务打造为核心的战略转型比较成功,才惊险的起死回生。

西北院用常见模式为何能快速增长?

西北院的快速增长源泉来自哪里?尽管原因有很多,但核心的还是子公司增生所致;而子公司增生又为何能带来收入增长?关键是提高了业务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很多科研院所在2008年前都是如此,只是大部分后来都不行了、资源枯竭了(相关研究详见《公司简单增生式发展模式及其缺陷——中南安全环保公司案例研究》一文)。

用同样的模式,西北院之所以能比其它院所在这些年发展得更快,主要原因在于:

作为民口军工配套单位,具有类似军工院所的市场优势。也正因如此,这些年与很多规模类似的军工院所比,该所无论从业务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上,并没有明显区别。

传统上,在有色领域已具有明显科研优势,否则很难每年有近3亿的纵向课题收入。我国很多大型民品院所当初也都是各具优势,技术特色都比较鲜明且行业优势明显——只是因行业特点不同在科技人员规模上差异比较大。因此,这些院所很多也都曾采用过与西北院类似的做法,并取得过一段不俗的发展,后来因行业竞争和该模式导致的科研成果枯竭等问题而难以为继;另外,这些年来因为大部分转制的民品院所并入大型国企集团,并被要求服务集团科技创新,使得这些院所自主发展的空间被严重压缩。以前采取的类似西北院的模式受到严重限制,由此导致这些院所很难再通过增生子公司的模式实现规模增长。

此外,这些年国家科研条件保障建设投资很大,且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其所处区位也具有获得投资倾斜的有力条件(如包括陕西省被作为国家创新示范省等)。

尽管拥有这些有利条件,但西北院如继续用该模式可能潜藏的风险是什么?关键看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该模式的使用有赖于必须解决母体可持续输出有效科研成果,或者解决产业公司持续创新发展问题——即多轮创新发展问题(相关研究详见《上市科创企业:长大后你会成为谁——内在构造、管理任务与发展模式》一文)。

那么,采用“一体化”发展模式,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包括西北院在内的众多转制科研院所,当前其产业化发展必须建立在“三个转变”上:项目工作方式转变、产业工作方式转变和组织运行方式转变。“一体化”的关键是总体功能上的一体化,体制层次的一体化虽然在初级阶段是重要的,但也是不充分的;还必须要在工作体系层次上实现一体化,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实现顶层业务功能的一体化(相关研究详见《科研院所建子公司类成果转化平台“十问十答”》一文)。

(未完,待续。)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