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央研究院:拓展对外合作、开放式创新时还需练什么内功?【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03-22 08:58:32)
标签:

发展

方法

实践

创新

分类: 创新发展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当前很多企业新建的中央研究院已走过初建期,但从资源上看还不强(也可以说很弱);从推进阶段看,刚开始进入功能形成期。

在走过初建期后,这些新建的中央研究院常会遇到:因自有科研资源尚弱,希望能引进一些更高端的人才,同时更广泛的运用外部科研资源,包括探索各种形式的开放式创新……但这都有一个前提:自身必须有一套好的创新体系(尤其是创新项目研发体系),否则人是留不住的、合作平台建了也没效果。

为什么?对于那些真正的高端人才,不是给钱就行的,因为这些优秀人员的科研生涯是有限的,必须转化为科研成果才能体现其价值;同时对中央研究院来说,也不是仅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就行,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效用——这就要求中央研究院必须有对应的功能,尽管这些功能在成立之初就已定位。

此外,从对外合作看同样依赖上述这个前提。很多科研院所,包括转制院所和企业新建的中央研究院,在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时总感觉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其提供的服务或成果到了自己手中转化不出效益。这其实不难理解,背后原因也很清楚:不是这些外部科研机构服务别人转化不出效益,他们服务自己的产业也是如此。

如某大型研究院,给国家做课题、给集团做课题都没问题、都很顺利,做课题就像服务其它企业的中央研究院一样:研究任务能基本完成、客户能基本接受,不论后续实际效果如何,做课题都是能交差的;近年,由于国家强调科研院所产业化,该院也要服务自己逐渐发展出来的产业,此时科研就不是服务别人而是服务自己,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原来国家科技创新问题表现为“产研结合不了”,矛盾出在两个主体间:产业公司和科研院所;现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产研结合问题就体现在企业内部。该院以创新模式服务自己都不行,更何况是服务外部主体(相关研究详见《科研院所建子公司类成果转化平台“十问十答”》一文)。

复斯专家认为,尽管中央研究院利用外部平台是必要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自身的内功练好,然后才可能用好别人的平台。这些平台很多且一直存在,其它企业也在用,为什么别人可能比我们更能用好这些平台?寻找这些平台不难、建立合作关系往往也可以做到,但如何用好这些平台、真正用出效果是难做到的(相关研究详见《一个中央研究院的历程——集团创新体制改革20年的反思》一文)。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