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换来了4个亿【复斯品科创说管理】
(2022-03-17 08:51:33)
标签:
发展方法实践 |
分类: 管理时评 |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仅有的4个亿生产流动资金,却有1个亿成了坏账、2个亿成了应收账款;30万吨的年产化肥,却有5万吨积压在仓。与此同时,银行不愿再贷款,供应商不愿再赊销,生产几近停顿!这就是当年江西一家大型国有磷复肥生产企业,在国家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后出现的经营困境。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在三个月时间里,设计了一套以“内部管理市场化,外部市场内部化”为根本特点的解决方案,彻底扭转了该企业的经营困境。
在国家统购统销的传统农资流通体制下,化肥生产企业主要强调生产功能,市场功能普遍缺失,流通体制改革以后,突然面对市场,原存在的市场功能缺失现象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另外,该企业沿用的通过各省农资公司集中代理的销售方式,不仅渠道过长,每吨要支付80元的渠道费用,而且,省农资体系本身也趋于瓦解,行政力量消失,不再是化肥生产企业的有效市场,而真正有效市场已经下移到县、乡两级。没找准有效市场,销售和货款回收自然就会十分困难。为此,复斯专家一方面对该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组织再造,完善企业的市场功能,并通过关联价值增值法,建立企业内部的准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对市场功能进行强化;另一方面,在外部市场上,着重构建县、乡级销售网络,贴近有效市场,并通过契约完善和资本参与,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主导和控制。
方案实施一年后,这家企业全年实现40万吨的化肥销售量,比前一年增加了10万吨,而且还创记录地实现了100%的货款回笼率。这是什么概念?算算这样一笔帐:第一,该企业销量比去年增加10万吨,按每吨1500元销售价格计算,多产生1.5亿的现金流入;第二,由于销售渠道扁平化,每吨节省40元的渠道费用,其中的20元额外让渡给经销商,以便继续激发销售商的积极性,每吨还可以净增加20元的纯利润,此项又增加800万的年现金流入,而且是纯利润;第三,避免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和往年相比,又为当年实际增加2个亿的现金流入。就是说,该公司用200万咨询费,一年就换来了4个亿,其中有800万还是净利润!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