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禅宗在历史上是如何兴起的?

(2022-03-26 20:51:12)

禅宗在历史上是如何兴起的?

佛教传到中国,分为八大宗派(也有说是十大宗派),但殊途同归,都是修成正果的法门之一。修行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修哪一宗。

最早被广大信众接受的是净土宗,东晋时期的慧远大和尚是这个宗派的创始人(也有一说是昙鸾大师),他的道场在庐山的东林寺,所以东林寺便是净土宗的祖庭。净土宗之所以能赢得广大信众,最主要是它提供了一套非常方便简单的修行方法。

净土宗认为世人之所以苦,根本原因是生错了地方。我们降生在“娑婆世界”的“秽土”之上,充满着痛苦。而佛居住“净土”,有漫天诸佛,便有无量数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只是诸多净土之一。净土世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只有欢乐没有痛苦。那么世间有情众生如何才能去得了净土?对不起,佛教讲的是轮回转世,今生是别再指望去得了净土,来生才有可能。但是今生必须要时刻做好去净土的准备,在往生的一霎那若是错过机会,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去净土了。

往生净土的方法简便易行,第一步是要皈依佛门,获得往生西方净土的资格,再口中念颂“南无阿弥陀佛”(还有其他方法,但都比这个办法的难度大),落户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目标就能实现。“南无”是致敬的意思,就是向阿弥陀佛致敬。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也是接引众生的佛。

死后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生前的万千苦难该怎么办?也有办法,可以念颂“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千眼千手,千眼可以看到世间每个有情众生的苦难,千手可以拯救世间的每个正在遭受苦难的有情众生。

净土宗解决了众生信仰的问题,但它仍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净土信仰与皇权以及儒家社会伦理的相悖。皈依净土,寺庙和僧人就可以获得“治外法权”,不必再遵循世俗社会的规范,寺庙有自己的庙产、田产,不纳税不服兵役,出家人也不繁衍后代,还要靠人供养。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在净土世界里,众生平等,没给皇帝留有如同人世间一样高高在上的位子,慧远还写过《沙门不敬王者》,佛教徒见到皇帝不用磕头,只需要双手合十施礼就够了。但中国历来都是皇权在教权之上,净土宗不但反伦常,反社会,分明还在挑战世俗权威,要与帝王争抢有限的社会资源,这还了得!

于是,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大规模的排佛灭佛运动,差点就让佛教在中华大地上断根绝种。直到将修行彻底生活化的禅宗出现后,才算化解了佛教信仰与皇权之间的矛盾。自禅宗初祖达摩禅师于南朝梁武帝东来传法到两宋时期,在这二三百年间,禅宗终于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与各种社会势力达成和谐共处的局面。

禅宗追求的是悟道,完全是在心性上下工夫,心即是佛,人人皆可成佛。迷是凡夫,悟便是佛,和修习者知识文化高低的关联度不大,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禅师,都是文盲。出家还是在家,都能参禅。不必颂经拜佛念佛号,诃佛骂祖甚至把佛像劈开当柴火烧,也不碍成佛。不论东方西方,悟道就是净土,生活就是修行,道在担柴舂米,道在屎尿,并不高深。这样的禅宗,没有修习的门槛,对世俗社会也不构成任何负面影响,还能导引人心向善,启迪大家的智慧,能不受人欢迎吗?

顺便说一句,禅宗放弃一切外在的形式和仪式,也造成一个严重的弊端,在禅门混斋饭吃的代不乏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