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孙晓明
我是孙晓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849
  • 关注人气:5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粮食最低收购价调幅如此小

(2013-10-13 16:24:22)
标签:

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

提价幅度偏低

增加粮食托市收购主体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

分类: 晓明析财经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4年最低收购价水平。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


  坊间多年来一直议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也在调研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意在补贴机制等方面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运用价格和补贴等手段,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能保障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体系。

  自2004年年以来,国家连续实行保护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受益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足以看出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及粮价的的特殊重要性。此项政策措施对托举粮食市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合理引导粮价良性有序上涨,功勋卓著。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政策,无论是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预见性和准确性,还是运行成本、国家和农民经济收益等方面的收效显著,利国利农利企业。可以说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探索的最为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手段完美结合的范例。

 

但在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收购主体单一化,只是考虑央企诸如中储粮、中粮的利益和控制力,没有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保安全的积极性,把地方粮食购销企业的丰厚的收购资源丢掷一边,造成中储粮四处买地建仓、上收库点,形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再度浪费,也造成中储粮等和地方粮食购销企业分争收购资源和粮源,干扰粮价,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演绎成利益分配纠结和制衡的关系。

 

小麦、玉米、稻谷、大豆、油菜籽的最低收购价或临储政策,往往起不到全面调动种粮积极性的作用,收购环节多重,农民受益一般比托市价低5分——1角,中间环节受益最大,在某种程度以上违背了托起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的本意,因此粮食补贴要与托市收购有机结合,农民卖一斤粮给一斤补贴,改粮田种地补贴为卖粮补贴。


  
 形成粮食托市收购的价格形成机制。由于我国粮价市场形成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并且受计划经济政府定价的惯性思维影响,目前最低收购价在执行过程中,就有意无意中起到了市场参考价的作用,形成了“风向标”,很多用粮企业和收购企业就是参照最低收购价收购,这无形中就形成当前市场粮价由最低收购价来左右的实际情况。

 鉴于当前市场粮价市场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国际国内、现货期货两个市场的共同作用,探索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把农业生产成本、历年粮食市场及收购价格、近年来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国际市场粮价等诸多因素,作为形成价格的参照依据,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低收入人群吃饭应单独考量。


 
  写到最后,赘述几句,阡陌纵横秋种时分,粮食产量及价格牵动各方,政策措施事关粮食安全,事关基层种粮积极性,完善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至关重要。粮食托市收购主体要全,粮食补贴方式要变,两个市场要用,提价幅度要大。
                                                                                     (孙晓明)

 

                                                                                                      通联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317号孙晓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