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资源耕地短缺挑战国人

(2013-10-15 13:35:44)
标签:

耕地污染

水资源短缺污染

粮食产能

人身健康

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

分类: 晓明析财经

英国《经济学家》10月12日发表题为“全部干旱”一文,中国亟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北京清华-卡内基中心的王韬说,水资源问题最严重,因为水资源短缺,也因为水污染。

中国五分之四的水资源在南方,尤其长江流域,但是一半人口和三分之二的农田在北方。难怪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说,要么为每一滴水而战,要么灭亡,这就是中国面临的挑战。

上世纪50年代中国集水区比较大的河流5万条,现在2.3万条。2007年的调查1.3万公里的黄河干支流,三分之一的水甚至不适于灌溉。中国每年用水6000亿立方,人均400立方,不及美国人均的四分之一,还不到国际水资源紧缺指标的一半。

一方面水资源紧缺,一方面水污染,就连黑龙江北大仓的种植水稻的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土地变薄,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面临挑战,农业经营成本加大,效益递减,气象条件极其不稳定,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粮食保供稳价的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的土地、水资源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对土地、水资源进行掠夺式使用后果堪忧。中国的化肥使用量是全世界的1/3,土地根本得不到休养生息,水资源的浪费或污染、过度使用,危及人们生活和粮食产能提高。
  
   耕地板结、沙化、酸化、重金属污染,华北平原一半的地下水不能直接饮用,七成不适用人类接触。土地、水资源、空气环境恶化,食物不安全,粮食产能难以提高,也危及人的生存质量。

黑龙江的黑土地,原来有 1米厚的土层,而现在只有40——60厘米。形成1米厚的土层需要3亿年,而现在退化的速度是1年1厘米。数据显示,“十五”末期,我国中低产量的土地占65%,“十一五”末期已上升到70%。

必须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实施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政策措施,对粮食主产区实施更加严格的保护补偿政策,设置耕地红线,实行占补平衡,土地出让金返还土地,实行轮耕政策,推广使用有机肥面积。

保护植被,减少污染,涵养水资源,重视城乡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遏制以GDP论成败的、竭泽而渔式的所谓经济建设,建立科学发展的考核机制,给后人留下一方蓝天碧水草地,永续可持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