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食品安全标准滞后食品检验检测办法落后食品监管协同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复低效 |
分类: 晓明析财经 |
复旦大学健康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9月29日发布《中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静态预测报告》。称食品安全监管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基层监管机构缺乏检测检疫设备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成为应对挑战最严重和最重要的问题。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叠,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各级、各有关执法部门都在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单纯申报事业编制,安置人员,设施设备落后,检化验人员素质不高。
国内食品国家标准滞后或过时是不争的事实,有的不能与时俱进,过时失效,有的标准不能与国际接轨,标准过低、检测指标不细致等等,检验检测方法、手段落后于频出的食品安全新问题。
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全部食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检验检测科学、统一、效能、准确无误。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多发,屡禁不止,有人说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的必然,大乱后必大治,此言差矣,国内外对食品卫生质量从未宽容过,必须反思国内监管体制和标准问题,建立地方党委、政府总负责,各职能执法机构纳入地方监管体制,别再搞什么垂直管理,形成互相衔接的全覆盖执法监管方是根本。
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程立体式监管,需要地方政府负总责,食药总局牵头,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分段分级负责,协同一致,构建纵横交错的立体式监管体系,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点。
真正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目前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质检、农业、粮食等部门都有对食品执法监管职能,但是由于人力有限,不能形成执法全覆盖。不能再搞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所谓的执法机构的垂直管理体制了,实践证明不成功,不利于地方政府加强领导,统一调动执法监管力量。
在结束本文时,有两句话不得不说,在事关民生大计的食品安全上面,别让一些所谓的“砖家”忽悠了,也别让赚钱当头的“企业家”为既得利益充当一方,左右食品卫生质量标准的制定。
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标准是当务之急,充分调动中央、地方食品监管网格化体系,重典治乱,辅之以统一、效能、高层次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食品风险评估作为科技支撑,中国食品安全无虞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