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晓明论食品 |
蜜饯事件着实惊了人们一身冷汗,隐藏在农村、隐蔽在城乡结合部,肮脏不堪,无任何证件执照,有的厂家曾被查获过,但是死灰复燃,可见监管不力到了何等地步。不是记者暗访成功,不知道还要祸害百姓到何年何月,有人辩称县以下食品药品监管有编制,无队伍和执法力量,我们大声疾呼,到底谁管县以下食品安全?谁查农村食品?
报载面粉加色素制成劣质麻辣熟食,大多流向农村。目前广大农村仍有添加增白剂的面粉在销售,甚至变着法使用所谓的面粉改良剂,换汤不换药。媒体屡有披露,农村粮油食品加工和销售市场混乱,一些劣质、过期食品、假烟酒、地沟油,利用农民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点多面广的相对隐蔽的特点,流向农村市场,危害农民弟兄姊妹的身心健康。
更多的缺德商贩业主利用农村打掩护,几间破屋,几个无良分子,几台破机器、土池子,白手起家,生产贩卖劣质食品,制造假货,回流到城镇,甚至走向了大城市。蜜饯事件足以说明这帮丧尽天良的不法分子,招摇过市,没有任何的顾忌。
农村成了躲避打击的“后方”,我们不禁发问,质检、食品药品监管、工商部门等职能部门,难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庞大的队伍,竟然不能覆盖农村吗,这次蜜饯事件,其中调查处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看监管到不到位,看是否有知法犯法的,是否有利益纠结乱执法,出了问题推诿不执法的。
曾几何时,农村粮油、食品多来自粮食、供销等基层部门。市场放开后,农村食品以小商小贩和集市、小铺销售为主,鱼目混珠,一些过期的、劣质的食品被销往农村。农村地广人多,流动性大,给食品监管带来困难,而且有关部门在农村的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大力推行农村放心粮油、食品工程,让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是有效遏制农村食品市场混乱的最有效途径。同时重新部署和分配执法力量,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纵横监管力度,构建农村粮油、食品安全监管网。
加大农村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力度,单靠工商、质检、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其中的一家监管农村食品卫生质量安全,难免力量单薄,做不到横到边纵到底的立体监管,应实行工商、质检、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粮食、供销、物价、畜牧等部门、单位的联合拉网式检查监督,建立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开展经常性和突击性检查,同时追根溯源,从源头上斩断不卫生、不安全食品流入农村的黑手。
要突破农村食品安全体制机制障碍。农村食品安全要实行地方党委政府负责制,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质监部门要严管食品生产环节上卫生质量安全,工商部门要严查流通环节的卫生质量,查处无照无证经营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彻查农村食品安全,各职能执法部门联手执法,不留真空地带,始终将不安全食品置于高压打击态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