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平价”蔬菜粮油店是应对CPI高企的首选
(2012-04-26 09:52:47)
标签:
财经 |
分类: 晓明析财经 |
一季度蔬菜价格涨的比较高,对CPI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今年三月份CPI反弹,二月份3.2%,三月份3.6%,其中蔬菜的贡献是0.2个百分点,三月份比二月份多0.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里面蔬菜是0.17,除了蔬菜,物价是平的(据央视报道)。
可见食品类价格指数是直接推动CPI走高的最为关键因素。蔬菜、粮油市场价格升高是必然趋势,其成本逐年增高,价格不涨就是不正常了,问题的关键是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关注两头,即菜农、粮农的收入,关注城镇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
目前糟糕的情况是,中间物化成本高,或是中间环节过多,利益在期间被逐段“蚕食”,粮农、菜农第一销售环节的利益被“压缩饼干”似挤压,收入寥寥,甚至说国家在粮农身上的补贴,被冲对殆尽,而菜农更是“惨淡经营”,由于菜篮子实行市长负责制,国家没有对菜农的补贴政策,加之种菜成本增加,菜农实际获利很少,甚至仅能保本。
据人民日报载,济南城管设立100个周末蔬菜直销店,邀请市郊菜农进城摆摊,菜农和居民一直叫好。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应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
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推动流通企业强强联合,扶持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学校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销直供,鼓励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
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完善储备调运制度。城市政府应合理安排鲜活农产品或成品粮油动态库存,保障应急供应,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索证索票和购销台账制度。建立鲜活农产品经常性检测制度,实行标准、程序、结果三公开。
为确保蔬菜和粮食“农超对接”,最大限度减少消费者的负担,建议在市地以上城市有计划地建设摆布一批平价蔬菜粮油商店,也可以在大型超市开设平价蔬菜粮油专柜,同城镇低保和确保低收入人群粮食供应结合起来,出台一揽子解决政策措施,实行集菜农种菜补贴和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补贴政策一并解决的方案,鼓励菜农、粮农直销,或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社统一销售,低于市场价销售。
同时重点发展订单粮食或订单蔬菜,建立农超对接的流通新形式。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部门联动的措施,发展订单粮食或订单蔬菜,确保优质小麦和蔬菜的订单生产,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走基地+农村经济合作组+粮食加工企业的路子,形成订单生产——订单加工——大型超市销售——居民餐桌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
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探索粮油和其他农产品直销的形式,组织“大篷车”,划出专门的地方销售,也可流动销售。各级政府应强力支持农超对接的直销形式,发展成常态化的直销形式,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提供场地,减免摊位费和相关其他收费,现场检测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维护好直销秩序,让农民多赚点钱,让城镇居民买便宜粮食和蔬菜等其他农副产品。
各职能监管部门要统一牵头,通力协作,各司其职,也可以建立有关部门、菜农、粮农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或价格会议,围绕直销提供服务,一路绿灯,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准确、全面的种植信息,让农民愿意种菜种粮,真收益,居民买得轻松。有关职能部门还可以通过广设城乡便利店、“万村千乡工程、放心粮油工程”等多种有效形式,让菜农和粮农直销产品,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种粮种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