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五一”小长假,各处各道纷纷传来旅游投诉信息,集中的是节前夸大宣传,门票价格如何如何打折优惠,其实水涨船高,不但不降,反而存在随意涨价,或存有欺骗消费者,搭车涨价,服务标准下降、服务项目减少等旅游不和谐元素。有的地方、个别旅游景点偷梁换柱,偷换概念,大门票堂而皇之,小门票处处“设防”。更有甚者,大景点像模像样,无序开辟旅游小景点、附着小项目,游、购、食宿、交通不便利,随意额外增加消费者支出,恶意榨取旅游者的“利润”,服务质量低劣,脏乱差,拥堵挤,消费者普遍感觉安全感和舒适感低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齐头并进,特别是伴随着强力推进服务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旅游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愈来愈大,各地政府处心积虑打造旅游景点,营造旅游环境,不惜借势借力借名人效应,发展旅游经济,也多有占用耕地或拆迁构建“旅游圣地”的,伴随着“生态游、自驾游、自助游”等等,花样翻新,旅游热已势不可挡,已形成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中国由于经济落后和生活水平较低,旅游基础设施较差,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对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近年来,各地高度注重旅游设施等硬件建设,大有蜂拥而上之势,也产生了旅游与环境、旅游与人文、旅游与交通、与城市承载能力、旅游与城镇化之间的诸多矛盾,不少地方存在乱投资、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模仿建设、制造假人文景点的不良现象,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当下旅游经济存在创新与管理的突出问题。
进一步分析,旅游经济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效益产出轻软件建设的突出问题。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缺乏科学论证,往往一窝蜂乱建,各种旅游资源配置不合理,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思想比较严重,甚至不惜牺牲旅游和文化资源,或者搞一些“形象工程”,产生了贻笑大方的不伦不类的所谓“经典”旅游景观,既造成了经济的损失,又欺骗了消费者的眼睛和钱财。
旅游经济要综合考量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力,和持续科学发展的前景相结合,当做一项系统工程运作。万万不可竭泽而渔,寅吃卯粮,搞断子绝孙似的开发,国内著名景点实行轮休制旅游不失为良法和良策。同时要制定好规划,着力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解决旅游业发展服务层次低、服务质量差、群众意见大的问题。
国内旅游假期增多,旅游热一浪高过一浪,仅靠旅游景点所在地方的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旅游市场,有时囿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圈子,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旅游市场的综合整治,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纵向执法,监管到位,同时建立旅游假日游客投诉机制,各类门票价格听证,扩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旅游市场干净、利民、便民、惠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