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3-04-25 21:24:21)
标签: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一家之言——教学心得 |
教学定位:
1、
2、
3、
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里的最后一课,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目的是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课文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文中所有文字都没有标注拼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和其他手段自主识字和阅读。这样的课文呈现方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那么,识字量少的孩子在识字和阅读都会遇到困难。教学时,要侧重引导学生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单元导学,我已经了解了一部分学情,学生能读懂故事,而且也都明白不同动物的尾巴作用是不一样的,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这课是童话故事,而且对话很多,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文类型。我想他们学习这课的难点应该在识字、角色朗读和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上。具体是哪些词不懂,课堂上可以问问学生。另外,考虑到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向他人借用物品,但是语言的表达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同学没有礼物,不会商量,这就需要学习。而这课中的小壁虎向不同的动物借尾巴,不但很有礼貌,而且能用商量的语气表达自己的需求,正好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所以,我打算充分利用课文资源,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出小壁虎的语言特点,进而总结出借东西时说话的三个要点,最后通过现场演练使学生学会用商量的口吻有礼貌地向他人借用物品,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习目标:
1、
2、
3、
4、
5、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学习向他人借用物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新朋友—小壁虎,说说对它的了解。
二、板书课题:
1、
“借”认识吗?怎么认识的?
2、
3、
三、初读识字:
1、
2、
3、
(1)小壁虎
(2)小鱼姐姐
(3)难看
(4)咬住
(5)
4、出示单字:壁
四、再读质疑:
1、
2、
五、检查朗读(正确、流利),范读指导。
1、
2、
3、
(1) 读1、2段,回答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用因果关联词回答)
(2) 读3、4、5段,回答小壁虎向谁借尾巴?说说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用因果关联词回答)
(3)
读6、7段,说说后来怎么样了呢?(再生)
七、学习借物:
1、
2、
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壁虎说:“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1)先齐读这三句话,再读去掉红字的句子,通过对比读,体会有什么不同?“行吗”还可以怎么说?
(2)总结借东西时,说话应该注意什么?(先说称呼、对长辈用敬语“您”,
用商量的口吻。)
3、借物演练:
八、指名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九、布置作业:1、给爸爸妈妈讲讲《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十、板书设计:
挣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