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沟通方式
(2024-02-03 13:46:16)这几天,在家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肯说》。一直以来都觉得,和孩子沟通是门艺术活儿,有些简单粗暴的词语很容易从我们口中说出,然而,怎样建立一种平等互爱、相互尊重的交流方式却是相当困难的。
大致浏览了一遍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看这本书后,带来的变化也是让人惊喜的。下来来说两件小事情。
事件一:
某天,两个娃在玩扭扭车(家里只有一辆,而且他们习惯于把它想象成“摩托车”)。没玩多久,妹妹就哭着跑来找我求助。
妹妹:“妈妈,我也想玩‘摩托车’,但哥哥不给我玩。”
哥哥:“妈妈,我也想玩。”
说着,有点委屈的想哭。
我:“妹妹,你可以试着问问哥哥能不能让你玩一会?”
哥哥:“可我才玩了一会儿。”
他更委屈了。
我:“我觉得你应该让哥哥先玩一会,玩好后你再玩。”我停顿了一会儿后继续说:“或者你有没有更好的主意?”
没多久,妹妹说:“我有一个好主意,妈妈你再去买一辆,我们就不会抢了。”
她现在老是把“有一个主意”挂在嘴边。
我:“嗯,真希望再有一辆。”
哥哥:“妈妈,你去买一辆更大的,比房子还大。”
说完,两个娃都破涕为笑,估计是在笑自己的异想天开。
幻想结束后,他们又开开心心的一起去玩了。
突然发现,当停止了指责,去接纳孩子的感受,就能让孩子积极地思考问题。有时候还能用幻想的方式让他们满足愿望,转移注意力。
事件二:
快午睡的时候,他们俩还在玩我给他们找出的旧玩具,而且有些停不下来。我妈使出了各种招数,都没有把他们骗去睡觉,不管说什么,他们就跟没听到似的依旧自顾自玩。然而毕竟是自己弄出来的事情,还是得亲自出马。
我:“宝贝们,我知道你们很想玩这些,但是现在是睡觉的时间咯。”
他们俩望着我,似乎还是有些不舍。
我:“或者你们可以让玩具陪着你们睡觉。”
刚说完,两个娃就开始自己脱衣服上床了,还有些小兴奋地选了各自喜欢的玩具。
我在想,如果一味地命令他们:“快去睡觉”,那必然是打扰了他们玩游戏的兴致,何不给他们提供一些选择,来避免一些口头上的惩罚?
他们并不是完美的孩子,他们会吵架,会各种争抢,然而,一旦我们改变了和他们的沟通方式,他们对待事情的方式上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希望,我们的家庭中,减少对孩子的喊叫和训斥,多一份快乐与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