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减法》读后感
(2023-10-29 15:08:10)很早之前,就听说过朱永新教授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双减”政策出台前,朱永新教授就在思考为天下父母写一本书,缓解他们的教育焦虑,从需求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应该是我们都希望达到的目标。
在《教育的减法》这本书中,朱永新教授讨论了关于减法的教育,谈学制的减法、内容的减法、文凭的减法、观念的减法,谈如何减少对教育的焦虑,谈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他也在告诉我们,要把教育的减法和生命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他把人的生命分为长度、宽度、高度。长度是自然生命,也就是能活多久;宽度是社会生命,也就是受欢迎的程度;高度是精神生命,也就是信仰和价值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我们生命最大的意义。
我们的教育生活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加法太多。
比如老师希望每个学生都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总有做不完的功课;家长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期待中的理想模样,把成功当作生活的目标,把教育当作了手段。很多时候,当看到孩子们埋头写作业时,我也会有那么一瞬的在想:他们幸福吗?似乎,他们也如书中说的,越学越累,估计也有很多学生会觉得,学得内容太多,学得太无聊。
让教育慢下来,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过幸福的童年。回想自己的童年,还是很幸福的。没有太多的作业,没有过多的要求,有自己的游戏时间,有一群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反观现在的教育,常常让人想到一个字——卷,卷到孩子没时间休息,卷到他们没有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真的是我们希望的吗?
人生的修行,就是一个从做加法走向做减法的过程。减少对教育的焦虑,拥有一颗平常心;减少对孩子的压力,让孩子阳光灿烂;减少对孩子的帮助,让孩子自立自强;减少对孩子的干涉,让孩子自由成长;减少对孩子的批评,让孩子拥有尊严……如果我们真正能做到这些,相信,离幸福的教育生活也不会太远了。
如书中所说,一本书,就是一粒种子。希望这一粒种子,能在每个教育人心中生根发芽,从而让教育生活更有幸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