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读《做一个会成长的老师》有感

(2022-08-19 09:37:11)


成长,应该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却也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每个人都会成长。然而,很多人似乎并不懂得如何成长,包括我自己。从小,自己也没有什么大志向,只是按部就班的照着“成长”的样子在往下走,时常有惰性,也时常得过且过。工作后,有时也会想着能过一天是一天,对自己也缺少规划。在看王维审老师的《做一个会成长的老师》时,时常会感觉有一根根刺在刺痛自己,似乎,前几年的自己有些荒废,但却不知,未来的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做一个会成长的老师》共有五个篇章,最受触动的还是“教师专业理想的确立与实现”这一章节。因为,有了理想,才能有更好的实际行动。

王维审老师的文章,总能和我们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读着读着便能产生一些共鸣。在看到《带着“空杯心态”走向成长》时,我也不自觉地反问自己:是否有学习的意识和愿望?平时的工作中,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或是学科成长方面,或是素养提升方面,亦或是各类通识培训……然而,有多少培训是真正用心参加的呢?当看到书中的那位年轻教师因忙于批改试卷、忙于备课而没有认真听讲时,我不禁嘲笑了下自己:在参加各类培训时,我或许还远不止那位培训老师努力,或许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应付了事,为了培训而培训,而没有真正当作一种学习。就像现下暑假里的各级各类线上培训,给我们精心准备了各类学习视频,可以说都是促使我们成长很好的素材。然而,在这样的培训中,有多少老师是真正在认真听并且吸收进去的,不得而知。

要想成长,就要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里面既不填充狭隘的观念、惰性的思想,也不保留过去的荣耀、曾经的低落。很喜欢这句话。过去已然成为过去,不管是荣耀还是低落,都不应该成为不想成长的借口。现在的自己,还是要做“一只空杯”,想想可以向这个空杯里填些什么。

我们需要反思。当面对一件事情或一个结果时,有没有让反思参与其中,就决定了教师能不能由此获得成长。我们的教育生活,有时候想想是一些老生常谈的故事,似乎就一直在循环往复着那些事情。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随着人物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或许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教育机智,需要不断寻求变化,需要不断反思。“在所有人都把问题与错误当作寻常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去进行反思与建构,会努力把失败与失误经营为成长的资源。”我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停滞不前,我们还是得朝着理想再努力一把,在反思中前行。

我们更需要行动。知行合一,做远比说难得多。“行动,意味着走出舒适区,有可能经历不可预知得风险。”安逸的生活谁都喜欢,然而,一味的沉于安逸对成长似乎一点帮助都没有。在王维审老师的书中,我看到了我们需要专业教育实践来丰富我们的教育行动,我们需要阅读来拓宽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教育叙事写作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更需要教育研究来筑牢我们的科研之路……

理想、阅读、实践、写作、研究。简单的几个词,却在诠释的不同的成长方式。从平凡走向卓越,我们的路还有很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