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2025-08-16 15:15:23)
标签:

《静园散语》

《大知闲闲 小知间间》

周霄山:

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也就是,大智者看上去非常渊博空闲,小智者却显得十分啰嗦。也就是,大的智慧好像让人感觉不到智慧,小的智慧却善于能言诡辩而喋喋不休。也就是,大道通过顺道者昌,逆道者亡管理宇宙万物,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却对万物执行不发一言的教诲;而那些人为的世俗之学,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地向人们推销自己的那套价值观,强迫人们接受这些片面之学,总是挖空心思地让人们接受自己的主张,每天都是一场又一场的争论;高兴、愤怒、多思、反复、忧惧、浮躁等反复交织在一起。这就是小智辩士的可悲之处。简而言之,有大智慧的人看上去显得非常广博,而有小智慧的人,看上去显得十分做作繁琐。

庄子认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各行其道,各有各的生存方式。人也一样,各种阶层的人有各自的特点,不能千篇一律。有大智的、小智的,他们各自特点明显,才构成了这个社会。总结这些人的特点,并非要改变他们,而是让人们了解他们,这样在相处的时候,就可根据他们的特点,釆取不同的方式与他们打交道。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和谐。

大知闲闲,闲闲就是广博的样子,是指具有大智慧和大能力的人,知识渊博,眼界深远。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大智之人,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能够准确判断是非曲直,平时看起来悠闲自在,但总是在关键时候能出来解决问题,力挽狂澜。

小知间间,小知就是小智,指智慧和能力一般的人,间间指缝隙,两扇门关不严,有间隔。小智也就是小聪明,小聪明的人处在社会中间阶层,其实社会是需要这些人的,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活动起来,如鱼得水。这部分小智的人很忙,为了生存,他们总是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寻找机会,一旦遇上机会,他们会很好地利用机会。有人认为小智者干什么都十分琐细,而且废话连篇,其实这就是因为他们是小智,看问题不透彻,处理问题不果断,视野不开阔,具有一定的狭隘性。所以遇见人和事,总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过于注意局部和细节,没有全局观念。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种信息充斥,“小知间间”的困境也就被无限放大。刷短视频,读碎片文章,用速成法武装头脑。“小知间间”或许会成为渐渐的成熟,也或许会成为渐渐的颓废。不过,只要合理充分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会在碎片化时间学习,就是一种进步。而不合理的让时间在碎片化的浪潮吞噬,就不会进步。作为新时代的工具运用,更需有一种清醒的认知,在知与不知之间,需要一种平衡的度。当超越了这个度,过分的执着于工具运用,这种“小知”看似高效,实则让人沦为工具的囚徒。这时,反观“大知闲闲”与“小知间间”,就需要在合理的度下,正确地赋能,才能映射一种举重若轻的生活哲学。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是对生命的另一种求索。庄子对大知和小知进行的比较,并非否定“小知”的价值,而是提醒世人莫让“小知”遮蔽“大知”。个体生命若没有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大知),再精密的人生和工作计划(小知)也不过是机械的重复和漫无目的的奔跑。当目标不明确,人生无目的,越用力,生活越远,越勤奋,生活越糟糕。大知决定人生的思考,完成人生的目标。而小知给出具体事件的思考,完成生活的目标。

涉世之初,一切都是无知的,我们就必须以知为方向,并尽可能地避免陷入“小知间间”的计较。在人生的经历中,才能领略,也才有可能悟得“大知闲闲”的真谛,也才有可能如庄子般“乘物以游心”,在“大知”与“小知”的辩证中寻得自在。庄子的“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直指生活的态度,有大知、有小知,方为人生之美。最好的生活,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清醒与松弛间找到韵律。庄子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最好的生活,不过是:知足于“一枝”,心安于“满腹”。以“大知”观照生命,以“小知”温暖生活。

大知闲闲体现了大智者的广博豁达和从容淡定,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能够穿透表象,看到事物背后的深层次联系和发展趋势。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他们能清晰地辨别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以宏观的视角看待世界,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小知间间则反映了小聪明者的狭隘和偏执,他们往往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他们喜欢在小事上计较,无法领略到大道的美妙和广博,常常陷入思辨和纷争之中。

大知闲闲启示我们在处理事物时,应该保持一种高屋建瓴的智慧和胸怀。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执念和偏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探索未知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境界,以更加从容淡定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小知间间则提醒我们不要过于纠结于小事和细节,以免陷入内耗和纷争之中。我们应该学会从大局出发,以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放下个人的得失和利益,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和周围的事物。

大知成就非凡人生,大知者的豁达胸怀和远见卓识,犹如明亮的灯塔,能够引领他们在人生的海洋中避开暗礁,驶向成功的彼岸,铸就非凡的人生成就。小知导致人生困境,与大知者相反,小知者的狭隘心胸和短视目光,常常使他们陷入人生的困境,难以自拔。

如何从小知迈向大知?就是提升认知格局。我们应当多读经典,经典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提升认知格局。在阅读经典时,我们可以学习古圣先贤的思维方式,分析他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决策依据,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思维层次。当我们拥有了更高的认知格局,就能像大知者一样,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大知和小知所展现出来的现象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层次高低的问题。开悟悟道就能成为高层次的人,只有越升到悟道的高层次,视野就会宽广,就会遵循自然道法,就会悟知真理。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在智慧中寻求更高层次的认知和领悟。大知者,心怀宽广,目光远大,不为琐事所扰,不为表象所迷。大知者拥有一种超脱的境界,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波澜起伏。他们深知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浩瀚,明白个人的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大知者不为外界的名利荣辱所动,坚守内心的信念和价值,追求真理与至善。

大知者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审视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他们不会被局部的细节所束缚,能够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整体的趋势。这种宏观的视野使大知者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而小知者则往往陷入琐碎的事务和狭隘的思维中。他们为了小利而争斗,为了一时的胜负而耿耿于怀。小知者的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和得失,无法预见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他们在生活的迷宫中迷失方向,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无法触及事物的核心。小知者还喜欢在细枝末节上争论不休,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而耗费大量的精力,反而忽视了真正重要的目标。

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纷繁复杂的信息常常让我们陷入小知的困境。我们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在功利的追求中失去了内心的宁静。然而,“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的智慧提醒着我们,要停下匆忙的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追求更高层次的智慧和境界。我们要学会并努力做到摆脱小知的束缚,向着大知的目标迈进。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以深邃的目光洞察未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坎坷磨难。愿我们都能成为拥有大知的智者,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走向充满智慧和意义的人生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